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今年以来,会宁县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坚持综合施策,提升服务效能、规范市场秩序,让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助推项目建设、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伴随着高质量发展冲锋号角的响起,会宁在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道路上,拿出了硬核举措,迈出了铿锵步伐,奏响了奋进的“春之乐章”。“当地政府十分热情、高效的服务不仅让我们得到了实惠,还为项目的快速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近日,提起会宁县的营商环境,前来投资兴业的民营企业家纷纷赞不绝口。
会宁县坚持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感受,认真落实好对企业服务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做好“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简易商事服务“即来即办”,登记事项“最多跑一次”等制度,为企业提供贴心到位的全事项、全领域、全流程的“三全”帮办代办服务模式,实现流水线式联审联批,切实以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今年会宁县全面落实“六必访”制度,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政金企融资对接会,掌握企业诉求、纾解经营困难,协调8家银行与57家本地企业签订9.65亿元融资意向协议。大力促进企业开办便利化,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122户,累计达到3.26万户。市级70项“一件事一次办”完成办件215件,部门完成县级“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0556件,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
一方热土能不能“热”、靠纷至沓来的客商;能不能一直“热”,靠亲商安商的环境。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会宁县积极实行“保障跟着项目走”机制,推动土地、资金、环境、能源、人才向项目集聚,全环节、全链条、全流程聚焦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帮助解决项目前期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为项目尽快落地创造条件。会宁县金鑫杏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杏仁露生产为主的杏产品开发企业。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今年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一条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针对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会宁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一站式行政审批提质增效,助推企业生产线全面升级。会宁县金鑫杏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建政说,我们今年投入2000万元,打造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年产量可达到5亿罐,年产值达15亿元,最近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宣传推广和帮助下,解决了我们企业发展的各种难题和痛点。目前,我们企业生产的杏仁露产品推上了火车、高铁,与北京、上海等52家大型超市签订了供需合同,受到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会宁县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坚持靶向治疗、精准施策,全方位提升“放管服”水平,持续精简审批事项,无条件为企业帮办代办手续、解决难题,用一个个硬核举措为企业“解绑”,为群众“解绊”,为发展“加速”。会宁工业集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董永窘表示,我们严格落实领导包联制度和‘六必访’要求,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店小二’式服务,打造‘招得来、容得下、留得住’的环境支撑体系。在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下,会宁县经济发展跑出了“加速度”,取得了新成绩。今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4亿元,排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2%,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2415元、4275元,同比增长5.9%、8.18%。站在新起点上,勤劳质朴的会师儿女咬定目标、对标先进、追赶超越,持续以“优”无止境的实干精神,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不断探索创新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新方式、新模式,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为会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