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27458732362/2023-00010 | 生成日期: | 2023-06-29 |
文 号: | 关键字: | 建设,农业,创新,科技,企业 | |
所属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会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 |||||||||||||||||||||||||||||||||||||||||||||||||||||||||||||||||||||||||||||||||||||||
信息来源:会宁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6-29 17:31
浏览次数:
|
|||||||||||||||||||||||||||||||||||||||||||||||||||||||||||||||||||||||||||||||||||||||
|
|||||||||||||||||||||||||||||||||||||||||||||||||||||||||||||||||||||||||||||||||||||||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强县域、强科技行动战略部署,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会宁县科学技术局牵头起草的《会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23年6月29日由县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实施。 二、工作目标 会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立足“农业优先、文旅赋能、生态立县”的发展定位,以现代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现代畜牧业、设施蔬菜和绿色有机小杂粮为主导产业,辅助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建设,打造“3+1”产业链集群。通过一园三区建设,创新发展“链主”模式,建成特色产业园193个,其中肉牛产业园56个,肉羊产业园52个,蔬菜产业园60个,小杂粮产业园21个,建成肉牛、肉羊、蔬菜、小杂粮加工产业园4个,配套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孵化培训、科技服务、农畜产品销售、冷链物流等机构(基地),带动全县七大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均突破10亿元。 到2025年,建成功能空间布局较为完善,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边界清楚,主导产业明确且融合发展度较高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2300万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30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家以上,科技创新型企业达到17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家以上;新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3-5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0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农作物和畜禽良种普及率达到100%;新建培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8个以上,培训一批技能型人才和职业农民;带动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03.5元,比2022年增长20%以上。 三、建设内容 会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按照“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的空间布局,地理界线明确,建设任务具体,通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带动园区整体发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发挥园区科技创新、生产示范、孵化培育、技术培训、大众创业、辐射带动等示范引领作用。 1、核心区建设内容 核心区以津甘共建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为中心,主要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科技培训基地、蔬菜标准产业园、蔬菜加工产业园和物流配送中心等设施。依托企业、合作社和村集体承担实施重点项目6项,建成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和产学研基地,引导创新要素集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品牌商标,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会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重点建设项目
2、示范区建设内容 示范区实施重点项目6项,主要建设肉牛、肉羊、蔬菜、小杂粮产业园和加工园以及示范基地等。 会宁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
3、辐射区建设内容 辐射区实施重点项目6项,重点推广应用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农畜新品种,建设特色产业产业园、生产基地,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会宁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辐射区重点建设项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深入研究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导向、战略布局,加强对园区建设工作的统筹和领导,主动争取各级各类政策支持,研究审定园区建设重大事项和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推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穿的科技创新组织保障体系。各相关部门、乡镇要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二)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建立各部门共同推动、联合实施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各自职能作用,构建科技、产业、金融、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机制,形成政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切实为园区建设提供支持。 (三)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创新投入与使用方式,加快构建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银行信贷和风险投资等金融资本为支撑,以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创新投入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和农户自筹资金入园建设。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把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招商政策充分结合,在园区内实施项目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 (四)营造创新氛围。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和尊重创造的环境,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宣传力度,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性。突出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志愿精神,激发科学梦想,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支持企业承担各级政府下达的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科研院所在园区设立研发机构,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作用,提高科技产出数量和质量。 五、实施步骤 会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计划3年内建设完成(2023年1月-2025年12月)。 第一阶段:2023年1月-2023年12月 完成园区整体规划设计,落实园区建设任务。成立园区建设领导机构,完成整体规划设计,办理园区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工作;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金融、招商等扶持政策;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项目引进力度。按照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程序,完成招投标,工程预算以及开工前的各项审批手续。 第二阶段:2024年1月-2025年10月 全面推进园区建设工作,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入园建设生产;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相关产业和农民增收。园区技术服务体系、创新创业体系逐步完善,运行机制顺畅。促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一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三阶段:2025年10月-2025年12月 持续发挥功能,评估验收。持续发挥园区科技研发功能、生产功能、孵化培育功能、示范展示功能、人才培养功能、休闲观光功能和生态功能,带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和融合发展。梳理总结园区建设情况,申请主管部门评估验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