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6204227458732362/2023-00014 生成日期: 2023-12-12
文       号: 关键字: 农户,企业,合作社,主,模式
所属机构: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机构:
会宁:“七种模式”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信息来源:会宁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12-12 08:58
浏览次数:

近年来,会宁县围绕七大优势特色产业,采取订单农业等“七种模式”,通过“链主+合作社+农户”“链主+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吸纳更多的合作社、农户参与,从而使合作社、农户由松散型带动转变为紧密型合作,真正把合作社、农户镶嵌在全产业链上,在产业链上实现增收。

订单农业模式。坚持“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理念,按照“六统一”原则,由链主企业统一提供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并根据市场需求向合作社“下单”,合作社根据企业需求分解任务,向农户“下单”,农户按“单”种养殖,链主企业、合作社以保护价或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的产品,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结起来,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入股分红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劳动力、资金、设施等要素,建立精准评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对到户入股资金协议到期后的链主企业、合作社,鼓励引导继续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入股资金产权到户,分红比例在尊重双方意愿的基础上确定,原则上不低于6%,并督促按期兑现分红收益。对代种代养分红的链主企业、合作社,各乡镇督促按协议约定期限足额分红,确保农户入股分红收入不能减少。支持链主企业出资领办创办合作社,鼓励合作社参股链主企业,形成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的产业发展共同体。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运用“互联网+”、云模式等,打造链主企业、合作社网络化、平台化、专业化经营,形成“链主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子商务”“合作社+农户+电子商务”的模式,农户可以通过自家电商App平台,销售自己的特色农产品,使生产、销售、服务等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着力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户增收。

托管服务模式。在持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农户自愿的原则,由村组统一组织,以打桩等形式确定界址,破除田埂,将碎片化的农地集中起来,实现有组织的连片种植,再由服务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推进农业生产上联耕联种、联管联营,实现“增面积、降农本,促还田、添地力,提单产、升效益”。

土地流转模式。鼓励支持链主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采用“链主企业+村集体+农户+土地”的土地流转模式,由土地流转主体自主经营种植瓜菜、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等作物,农户优先参与务工,并在约定时间内为农户兑现土地流转费,彻底解决无劳力或没有种植农户耕地撂荒问题,有效提高农户正常收入。

务工就业模式。依托乡村振兴、重大建设项目等,鼓励链主企业联合产业上下游企业(合作社)在县域发展标准化种养、社会化服务、差异化加工和品牌化营销,引导农户到链主企业、合作社务工,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实施在外优秀人才归根工程,加大归根人才信息征集力度,做好日常联络和服务保障,引导会宁籍在外企业家、高校毕业生、外出经商务工人员、退役军人返乡创业,投身“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事业,推动产业持续壮大高质量发展,为更多农民就地务工打造良好平台。

金融担保模式。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利用自身在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为信用情况较好的联合体、合作社以及农资供应商、服务商等上下游客户,提供贷款担保,增加授信额度,解决小规模经营主体有效抵押物不足的问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