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27458732362/1970-172854 | 生成日期: | 2022-05-27 |
文 号: | 关键字: | ||
所属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会宁县“6+1”产业链政策系列解读】会宁:壮大牛产业 一起向前“犇” | |
信息来源:会宁电视台
发布时间:2022-05-27 00:00
浏览次数:
|
|
|
|
会宁县坚持走“小群体、大规模”“千家万户繁育、大场大户育肥”的肉牛产业发展路子,引良种、建基地,育龙头、促加工,抓销售、创品牌,重点打造了11个肉牛养殖重点乡镇,覆盖98个肉牛养殖规模村,全县肉牛产业初步呈现出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发展特征,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引龙头,培育壮大链主企业 强招商,建设肉牛加工产业园 在招大引强上狠下功夫,全面实行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全县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以金铃养殖为链主,以康牛育种、百祥养殖、厍弆龙等9家新型农业主体为骨干,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建设肉牛加工产业园,引进先进屠宰加工设备,配套冷链物流设施,运用现代化生产工艺,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均衡、养生保健、市场前景广大、附加值高的肉牛产品,力争年屠宰肉牛达到2万头以上。 育良种,健全肉牛良繁体系 开展肉牛新品系选育。以引进黑安格斯母牛作为繁殖群,培育优质牛肉生产的肉用新品种。对育成新品种(系)进行扩繁推广。开展西门塔尔肉牛提纯复壮。对本地西门塔尔杂交牛用纯种西门塔尔冻精人工授精提纯复壮,提高西门塔尔牛产肉率和肉品品质。在东南部肉牛养殖带每个村建立一个肉牛人工授精站点,对农户养殖的西杂基础母牛每年人工授精1万头,全面提升肉牛良种化程度。 建基地,打造标准化养殖基地 按照肉牛养殖规模化、生产规范化、防疫程序化、品牌一体化、粪污无害化“五化”要求,以东南部肉牛养殖产业带为重点,引进试验示范一批肉牛养殖新技术、新机具,采取“整县推进”的方式,积极打造肉牛绿色标准化产业基地,集成应用科学饲养、良种繁育、配方饲料、屠宰加工、粪污利用等肉牛养殖先进技术,通过项目扶持、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建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标准化产业基地1个,基地年出栏绿色肉牛1万头以上。 强保障,建设饲草料生产体系 创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促销售,提升会宁牛肉市场竞争力 积极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建设,在平头川镇建设一处年交易肉牛10万头的交易市场,打造甘宁两省具有影响力的交易市场。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良好机遇,支持和引导肉牛加工产业园龙头企业在天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会宁牛肉直销点和专营店,推动会宁牛肉产品进超市、进餐馆。通过参加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园超对接、电子商务、 网络直播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拓宽会宁牛肉的销售渠道,提高会宁牛肉的知名度和附加值,确保会宁牛肉产品销得出、收益好。 树品牌,打造“甘味·会宁”牛肉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