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27458732362/2024-00008 | 生成日期: | 2024-03-14 |
文 号: | 关键字: | 整改,问题,政策,工作,垃圾 | |
所属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关于印发《会师镇2022年度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 | |
信息来源:会宁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3-14 09:59
浏览次数:
|
|
|
|
按照会宁县2022年度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的问题,对照镇上梳理认领的2类4个方面4个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对照问题清单,举一反三、立行立改、真改实改,台账管理、对账销号。为确保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整改任务全面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站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考核反馈问题的严重性和整改落实的极端重要性,坚决扛起整改政治责任,按照党中央、省、市、县各级安排部署,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通过问题整改,彻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彻底查摆。对反馈指出问题逐一研判分析,认真查找产生原因,主动认领,细化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动态清零、全面整改落实。 (二)压实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到位。压紧压实整改责任, 确保整改工作务实、整改过程扎实、整改结果真实。各村(社区)和各中心站(所)各负其责不推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以最坚决的整改态度、最有力的整改行动、最严格的整改要求、最务实的工作作风完成整改工作。 (三)坚持统筹推进,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工作统筹,把反馈问题整改与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乡村产业发展、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巩固拓展、东西部协作、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以工作落实推进问题解决,以问题整改提升工作质量。 三、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责任落实类。 1.政策宣传方面。 问题1:钟鼓楼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帮扶队和基层干部责任落实不到位。我镇自查发现,少数基层干部政策理解和把握不够到位,巩固衔接基础性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一是政策把握不够清晰。二是基层干部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少数群众对政策理解不够充分。驻社区工作队员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还不够到位,对如何抓好工作思路还不够清晰。 整改措施:1.分期分类全覆盖培训。进一步加大对过渡期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文件培训力度,组织对新换包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邀请各中心站(所)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现场进行培训解读,做到政策培训全面、准确,确保干部对政策理解深入、全面、透彻。2.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各村充分利用“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机会,通过比武练兵,找出差距,找出学习政策中存在问题,以练带训,切实提高干部对政策的理解程度。3.进一步靠实政策学习责任。由办公室牵头,组织各中心站(所)整理过渡期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文件,由分管领导亲自抓政策文件的学习,确保认真学、学透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全力动员镇村干部、驻社区工作队成员和帮扶干部定期进村入户宣讲各类政策,重点对“两免一补”、公益性岗位工资、大病医疗救助、低保标准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进行宣讲解读,并利用会师先锋、抖音号、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各类行业部门政策,同时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政策明白卡、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解读,使广大群众了解、知晓各类帮扶政策,切实提高政策知晓率。 责任领导:杨芸、朱朝妹 实施单位:各村、各社区、镇属各单位 整改时限: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二)工作落实类 2.就业帮扶方面: 问题2:脱贫人口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落实不到位。 整改措施: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力度,通过会师先锋微信、抖音公众号、镇村组(社区)微信工作群、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干部上门入户宣传等形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策信息全覆盖传播渠道,确保务工补助政策家喻户晓,切实稳定脱贫劳动力就业,增加务工收入。二是严格审核把关,确保符合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应补尽补”、“随报随补”,切实发挥好帮扶资金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作用。截至目前,全镇脱贫人口务工交通补贴已申报93人23600元。 责任领导:何重飞 实施单位:各村、各社区、镇属各单位 整改时限: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3.产业帮扶方面: 问题3:部分产业帮扶项目联农带农作用不够明显,项目分红未足额到位。 整改措施:一是提升合作社建设水平。对全镇所有合作社开展专项整治,从合作社章程、制度、财务管理账目、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逐一梳理,剖析主要问题,抓好整改措施落实,确保合作社长效规范运行。目前,全镇运营规范合作社26家,较规范32家,一般19家。二是抓好种养殖奖补政策落实。按照《会宁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特色产业园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实施方案》《会宁县农业链主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会宁县健全完善“6+1”特色产业奖补政策和链主企业联农带农机制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积极开展链主企业认定、奖补政策落实等工作。目前,全镇认定链主企业1家,发放产业达标奖补121户30.25万元;发放增养奖补资金6.83万元。三是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着力盘活人才、土地、金融等资源要素,由村党支部牵头集中统一流转到合作社,形成农企利益共同体。合作社吸纳本地群众就近务工,同时也为群众提供订单种植、托管服务等多样化社会服务,使群众既有土地流转收入,又有务工收入,还有经营收入,促进群众多渠道增收。四是打造产业升级链条。依托“南什红军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积极吸引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落地;同时,借助东西部协作,引进中慧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南什村津甘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领全镇农业产业快速提档升级。 责任领导:朱朝妹 实施单位:各村 整改时限: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4.乡村治理方面: 问题4:人居环境整治难度大,部分地区成效不稳固。我镇自查发现,有的村(社区)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有的村残垣断壁未得到有效处理,有的村环境整治工作相对滞后,存在生活污水直排、畜禽粪污乱堆乱放等现象。 整改措施:全面清理城乡结合部、县城、景区(点)周边、背街小巷、公路沿线、村庄周边等区域堆积(散落)的生活垃圾。各村(社区)集中力量、限定时间,组织保洁队伍、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以及党员干部对所有院内户外、村庄内外、路边、沟边、渠边、河边、田边及周边积存垃圾进行彻底清理,消除卫生死角。建立健全“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对重点区域,根据实际配套或增加垃圾处理设施设备数量,定点定时收集清运垃圾,镇域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运送至城区垃圾处理场。做到重点地段日产日清,其它区域随满随清,保持村庄干净整洁,无垃圾乱倒乱烧、随意填埋等现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向农村转移堆弃垃圾行为,确保村庄周边不形成新的垃圾污染。以村(居)民小组为单位,将各村(社区)划分为若干单元,实施网格化管理,确定网格区域负责人或网格员,对乱扔乱倒垃圾、乱贴乱花、垃圾不入箱等行为进行时时管控。实现“三无”(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四净”(大路小道净、房前屋后净、河塘沟渠净、村庄田头净)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公厕和户厕的管理。整治户用厕所屋内屋外环境卫生,消除蚊蝇虫蛆、乱排乱倒,做到粪污类水不上路、不溢流。 责任领导:朱朝妹 实施单位:各村、各社区 整改时限: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四、整改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力以赴整改。各村(社区)、各中心站(所)把反馈问题整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严格按照镇党委、镇政府部署安排,坚决有力全面整改问题,扎扎实实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突出目标导向,深化问题整改。各村(社区)、各中心站(所)对存在的问题要全面认领,主动对号入座,认真分析研究,逐项整改落实,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措施能见效。整改过程中,要对矛盾不遮掩,对问题不回避,逐项逐条落实整改责任,解决一个、销号一个,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三)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镇上成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改工作的统筹协调、进度安排和督查落实;各村(社区)、各中心站(所)是落实整改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建立整改报告机制,定期上报整改情况。镇纪委要把督促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对问题整改不力、敷衍应付和虚假整改的组织和个人必须从严追责问责,务求整改工作实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