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27458732362/1970-172854 | 生成日期: | 2022-09-19 |
文 号: | 关键字: | ||
所属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侯家川镇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农户发展马铃薯产业实施方案 | |
发布时间:2022-09-19 16:32
浏览次数:
|
|
|
|
侯家川镇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农户发展 马铃薯产业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做大做强富民产业,我镇立足“一带五色·多彩会宁”新蓝图,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为基础,围绕马铃薯种植产业发展,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市场”模式,示范引领农业设施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农民致富”总目标,依据《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增产增收计划实施方案》《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和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白银市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标准化种养产业园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创建方案》《白银市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标准化种养产业园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创建方案》《会宁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特色产业园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侯家川镇位于会宁县南部,距县城30公里,南与通渭县义岗镇接壤,东和党家岘乡毗邻,北连新添堡回族乡,西靠中川镇,总流域面积为112.3平方公里。全镇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63个村民小组,3672户13413人(其中非农户216户269人),常住人口2124户7116人。全镇有耕地面积59600亩,其中梯田52000亩,山地7600亩。全镇种植业主要以玉米、马铃薯、小麦、小杂粮、中药材、高原夏菜为主,共种植小麦11820亩,玉米20114亩,马铃薯8925亩,其它豆类2099亩,杂粮503亩,胡麻4809亩,蔬菜1701亩,中药材1673亩,苜蓿1965亩;养殖主要以肉牛、肉羊、生猪、蛋鸡、肉鸡养殖为主。肉牛共出栏2418头,存栏7734头;肉羊出栏8927头,存栏33503头;生猪出栏12594头,存栏9739头;鸡出栏142854只,存栏191991只。 二、龙头企业带动马铃薯产业发展思路 依据会农发〔2022〕87号《会宁县2022年马铃薯产业园基地建设良种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精神,我镇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增产增效的发展思路,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带动”,充分发挥我镇自然生态优势,科学规划,重点发展三级种薯体系建设,带动脱毒商品薯、加工薯的发展,实现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全面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一)产业发展目标。将侯家川镇建成全县知名的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全镇马铃薯生产面积稳定在2万亩,脱毒种薯应用率达到80%以上,单产提高到1200公斤以上,总产量提高到4000吨,总产值提高到0.8亿元,种植马铃薯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且马铃薯种植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保持在40%以上。合理布局,规划贮藏,提高窖储能力和质量,延伸马铃薯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 (二)主要任务。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全镇马铃薯产业,实现布局合理化、种植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生产龙头化,销售市场化。通过政府推动,资金扶持,示范引导,技术服务等措施,推动马铃薯基地建设。 1.加强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马铃薯基地建设区域分布在邢郡村、下川村、葛滩村3个村,选择具有一定经营头脑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来承担马铃薯基地建设任务。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现代农业产业区和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进行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 2.推进马铃薯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以省、市、县农技推广体系为依托,建立马铃薯产业发展技术标准和信息平台,加强脱毒马铃薯繁育技术培训,健全马铃薯标准化技术培训体系,提高马铃薯良种繁育和商品薯生产的科学含量。 3.增强马铃薯加工体系建设。对接以甘肃祁连雪淀粉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马铃薯加工企业,以“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全县马铃薯产业的加工升级。延伸加工链条,生产附加值高的薯产品,实现加工产品的升级,使我镇马铃薯加工转化能力提高50%,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4.提高品牌知名度,促进市场体系建设。依托甘肃祁连雪淀粉有限公司的影响力及新闻媒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陇薯7号、青薯9号等种薯及商品薯的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申报“三品一标”认证,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开拓市场占有率;商品薯除了满足本县消费外,要面向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实行订单生产,订单销售。 三、龙头企业情况 甘肃祁连雪淀粉有限公司于2003年09月23日成立,总部位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西城产业开发区。法定代表人廖国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淀粉制造、销售;粉条、粉皮、粉丝制造销售;饲料生产销售;薯类种植、加工、销售;其它农畜产品批发;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五金交电、日用百货、机电、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及易制毒化学品)批发、零售(以上项目国家禁止的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全镇马铃薯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副组长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组,全力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和农业产业链建设。 (二)强化技术指导服务。聘请农业系统专家团队,进行马铃薯播前、播后、收获等做好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工作,编印发放各种技术资料。实行农技人员包点、包片制,切实做好示范区的苗情、肥情、虫情、灾情的预测预报工作。播前利用农闲季节进行马铃薯无公害标准化技术培训,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村,技术培训直接到户,技术指导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三)优化农业保险意识。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参加农业保险,降低马铃薯产业的整体经营风险。 (四)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各项涉农资金、乡村振兴资金,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渠道的前提下,集中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金融服务的重点,并引导、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各级重点项目,申请商标、绿色产品认证等,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同时,持续增加联农带弄覆盖面。 侯家川镇开展医患纠纷大排查专项行动 工作方案
为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期间我镇医疗机构维稳安保工作,根 据省、市、县委的安排部署和会宁县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指挥部 的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行动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对全镇医疗卫生系统医患纠纷积案进行 全面梳理,集中化解,及时管控不稳定因素,努力实现 “三降 一好转”的目标,即全县医患纠纷信访总量下降,群体性事件下 降,非正常上访下降,医疗秩序好转。 二、行动范围 全镇各类医疗机构 三、行动时间 2022 年 9 月10日-2022年 10 月31日 四、行动步骤 (一)全面排查阶段(2022年9月10日-2022年9月15日)。各村(社区)要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医患纠纷信访积案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专门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台账全,不留盲、不留死角。 (二)集中化解阶段(2022年9月16日-2022年10月10日)。镇上要对排查出来的医患纠纷积案按照分类指导、分流处理的原则,落实牵头部门、责任人和化解目标要求,提出解决方案、措施和期限,做好化解清理工作。对合法的诉求,要迅速研究,依法妥善化解。对合理不合法的诉求,要专题研究,坚持区别对待,统筹各方资源,尽量照顾。对不合理不合法的诉求,要将工作做实做细,力争化解心结,坚持法律底线。对缠访、闹访等非正常上访的,在无法做通思想工作的前提下,要积极协调公安部门,实行综合治理,强化社会管控。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2年10月10日-2022年10月31日)各医疗机构要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回头看”,分析不足,总结经验。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镇上将对专项行动进行考核验收,考核情况与考评挂钩。 五、工作保障 各医疗机构要把医患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大 政治任务,作为维护群众切实利益的“民生工程”,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健全组织领导架构。各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此 次专项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村(社区)主要领导负总责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有针对性地细化实化方案,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 (二)力求取得工作实效。各医疗机构对梳理排查出来的医患纠纷积案,要按照“体察群众疾苦、理顺群众情绪、解决利益冲 突、及时化解纷争”的原则,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 及思想教育等手段,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及时管控不稳定因素, 确保医患纠纷积案处理到位、化解到位。 (三)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化解医患纠纷是一项长期、复杂的 工作,各医疗单位既要解决现有的医患纠纷信访积案,又要注重防范和解决新出现的医患纠纷问题,坚持首接终了制。 (四)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组 长:任 毅 党委书记 李 伟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李 琪 党委副书记 石 鹏 卫生院院长 赵 琨 副镇长 成 员:赵登华 副镇长 李 菁 武装部长 郑国斌 行政综合执法队长 魏延章 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常敬涛 财政所所长 张 宣 司法所所长 冯树君 食药所长 王瑞环 白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马燕燕 葛滩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梁全儒 侯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张文娟 齐靳社区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叶凤娟 芦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续 枫 下川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雪峰 古道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高 文 邢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各村村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