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6204227458732362/2023-00001 生成日期: 2023-08-07
文       号: 关键字: 厕所,农村,工作
所属机构: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机构:
2023年郭城驿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
信息来源:会宁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8-07 16:45
浏览次数:

2023年郭城驿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


为积极推进我镇农村改厕工作,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根据会宁县《2023年会宁县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会政办发〔2023〕56号)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小厕所,大民生,农村改厕其目的是有效预防疾病传播、营造健康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动,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实施厕所革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产生健康效益;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产生环保效益;可以提高粪便肥效,增加经济效益;可以提高文明程度,产生社会效益。要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不懈、持续推进,以小厕所促进社会文明大进步。

(二)工作目标。2023年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共计划建改80座,在全镇11个村、1个社区实施, 10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到2023年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7%,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率逐步提高,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文明如厕新风尚逐步形成。

二、重点任务

(一)认真组织实施。各村、社区要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解农村厕所建设、管理维护、使用满意度等情况,及时查找问题,跟踪农民群众对厕所建设改造的新需求。综合考虑基础条件、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按照村庄类型,突出村内优势特色,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任务。

(二)优化改厕模式。各村、社区要依据《全国爱卫办农村户厕卫生规范》《甘肃省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和《白银市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科学合理选型,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积极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农民群众接受的改厕模式。镇区污水管网覆盖到的区域,推广使用水冲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双坑交替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居住分散的村庄,推广使用双坑交替式等卫生旱厕。

    (三)按期完成任务。各村、社区要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工作,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衔接,因地制宜确定改厕户数,采取改造提升、改建达标、配套新建等多种方式,根据确定的任务,紧扣目标和时间节点,列出计划、倒排工期,算时间、算进度,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质保量完成卫生改厕工作。

(四)抓好整村示范。基础条件较好、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村,结合往年改厕实施情况,作为整村推进示范村。采取排查整改、改造提升、改建达标、配套新建等多种方式,常住用卫生厕所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总结推广一批不同类型、适合当地特点的农村改厕典型。

(五)严格改厕质量。各村、社区要确定2名农村改厕管理技术人员,由镇上组织培训,指导本村、社区农村改厕工作。包村组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采取划片包干的方式,指导农户合理确定改厕模式、户厕位置。农村改厕管理技术人员要现场指导监督改厕标准和流程,严把施工关、质量关,确保建设一户、成功一户、使用一户。加强对厕具产品质量的监督,对改造和新建的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要逐户逐座建档造册,标明户主信息、厕具产品、技术负责人、验收负责人、管护员和包户干部等内容,留存备查,杜绝弄虚作假。

(六)完善建管机制。要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组织开展农村卫生厕所建设、使用和维护相关人员培训,明确农户自己管护户厕和维护环境卫生的责任与义务,引导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集中开展户厕的粪污清理、维修维护等服务,降低清运成本,减轻农户负担。持续开展公民文明如厕教育,并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自觉爱护厕所设备、保持卫生,培育文明如厕的良好习惯。

(七)坚持粪污治理。采取“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等方式,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化治理,建立粪污收集运输体系。要根据各村、社区农户对粪污的自行处理能力,按需要配套建设粪污集中处理设施、申请配发粪污收集运输车,粪污收集车已配发到位的村(社区)要至少确定1名村级公益性岗位人员为收集运输管理人员,建立粪污收集运输体系,统一开展收集和清运。积极推动厕所粪污与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经济实用的粪污肥料化、污水达标排放技术,推行污水无动力处理、沼气发酵、堆肥和有机肥生产等处理方式。对不使用粪肥的农村,要对粪液、粪渣等进行集中收集、清运,防止随意倾倒。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1日—4月25日)。各村、社区要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措施。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对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已改建卫生厕所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走访调研,立足实际,总结经验,确定改厕模式。

(二)推进实施阶段(4月26日至10月底)。10月底前全面完成户用卫生厕所80座新改建任务。

(三)自查自改阶段(11月15日前)。各村、社区对2023年所有已改建卫生厕所逐户、逐厕进行验收,并对所有发现问题建立台账,进行整改,11月15日前完成自查自改工作。

      (四)整改完成阶段(12月15日前)。对各级发现、反馈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及时组织整改,确保12月15日前全面完成整改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要设立“厕所革命”工作机构,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运行管护等工作。包村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直接责任人,负责技术指导、督促检查、推动落实等工作。

(二)加大投入保障。统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引导农户自愿改厕,坚持整村推进原则,构建中央省市县四级奖补、农户自筹的投入保障体系。户厕资金补助实行水厕和卫生旱厕两种差异化奖补标准,其中水厕为每座奖补3200元,卫生旱厕每座奖补2300元。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购买厕具、厕屋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土方工程等。

(三)严格督导考核。依据《郭城驿镇农村“厕所革命”考核办法》,按照“日报告、周通报、月排名”的要求,从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抽调相关人员,组成督导组,对各村(社区)农村“厕所革命”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并将落实情况及时向镇党委、镇政府报告。相关村、社区根据任务,倒排工期,每天至少要完成最低的座数,如连续三天完不成最低数,进行通报。建立农村改厕工作监督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方式,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四)强化培训宣传。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宣传标语、横幅、微信群、村社大喇叭等多种宣传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改厕模式。要结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健康卫生防疫知识等宣传教育,调动改厕积极性,引导农户自愿主动改厕。要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农村“厕所革命”的典型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