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堡子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拥军传统。是古丝绸之路商贾云集的通道。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师平乱,徐吕二军门兵住红堡子,以乡绅王在位(王汉父亲)犒军有功而例授五品封典,六品军功。委任创办团练,筑堡屏护梓里,泽被乡间。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会宁会师前后,在红堡子驻扎、休整50多天,组建西北抗日农协会,红堡子及周边村民在开明人士王翰的带领下,积极捐粮捐款,为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原甘肃省省长刘伟平在红堡子基层党建抓点示范,红堡子成为“全省先进模范党支部”“全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镇”。 历代名人登足、会面、居住红堡子, 红堡子这个名字的亮点,就在于有“红”字,红堡谐音可念为“红保”。当年红军选在红堡子村设立红四军指挥部住宿休整,并在红堡子打了一场漂亮的包围战,就与这个好名字有关。红堡子原名大堡子,因红军会师之后驻扎于此而改名红堡子,以红色遗址和轶事而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