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27458732362/2024-00004 | 生成日期: | 2023-12-27 |
文 号: | 关键字: | 项目,发展,资产,帮扶,产业 | |
所属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会宁县大沟镇人民政府关于上报《大沟镇帮扶产业项目“四个一批”分类发展实施方案》的报告 | |
信息来源:会宁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12-27 15:35
浏览次数:
|
|
|
|
大沟镇帮扶产业项目“四个一批”分类发展 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盘活利用排查发现的帮扶产业项目闲置资产,推动闲置资产重新发挥效益,全力推动全镇帮扶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甘肃省乡村振兴局《关于组织开展帮扶产业“四个一批”分类发展工作的通知》和《会宁县帮扶产业“四个一批”分类发展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牛羊果蔬”等产业为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实施帮扶产业巩固一批、提升一批、盘活一批、另起炉灶一批“四个一批”分类发展工作,持续带动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脱贫农户和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工作对象 按照帮扶产业“四个一批”分类发展工作要求,对全镇2013年以来各类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纳入扶贫(帮扶)项目资产台账管理的经营性扶贫(帮扶)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共研究确定“巩固一批”项目1个,“盘活一批”项目7个,项目资产原值共计400万元。 三、工作目标 2024年7月底前,将7个停产闲置项目全部盘活利用,实现闲置项目资产动态清零;对1个巩固提升项目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巩固产业发展成果,推动帮扶产业提档升级。 四、工作措施 1、大沟镇张屲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 资产原值:50.00万元 经营现状:大沟镇张屲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建成运营以来经营主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经营亏损严重。自2021年9月,每年按照8500元出租给现经营主体,截止目前场区还在运行,经济效益不高。 盘活措施:投入资金对场区塌方损毁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提升场区整体形象,同时重新寻找市场经营主体承接项目资产运营,提升资产效益。 2、大沟镇大沟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 资产原值:50.00万元。 经营现状:大沟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建成运营以来,每年按1.5万元租金出租给养猪经营户,近年来受疫情反复影响和猪肉市场价低迷,导致经营亏损严重。2021年7月,经营主体无能力继续经营,导致经营亏损成为空壳,已闲置两年半之久。 盘活措施:一是筹措资金对现有因水灾损坏场地进行改造修复,二是重新寻找新的合作养殖户,对原有资产进行评估,签订资产入股协议,固定分红比例不低于4%。 3、大沟镇刘沟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 资产原值:50.00万元。 经营现状:因产业发展和经营不善原因,经营主体退出,导致资产闲置至今。 盘活措施:寻积极寻找有意愿的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对养殖场地进行租赁,重新进行肉羊养殖,提高项目资产收益。 4、大沟镇庄湾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 资产原值:50.00万元。 经营现状:项目建成运营以来经营不善,经营主体受疫情反复持续和停工复工断断续续影响,肉羊养殖没有经济效益,经营亏损严重。 盘活措施:一是投资10万元对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提升场区整体形象。二是引进良种肉羊,改善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 5、大沟镇厍曲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 资产原值:50.00万元。 经营现状:大沟镇厍曲村果蔬气调库项目建成后,因近年来蔬菜大棚效益不好、产量较低,气调库一直未启用,资产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盘活措施:重新寻找经营主体,对气调库进行租赁,租赁价格符合帮扶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收入按入股资金比例归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 6、大沟镇郭庄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 资产原值:50.00万元。 经营现状:郭庄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建成运营以来,按照每年5万元租金出租给经营主体肉驴养殖,近年来受疫情反复持续和市场行情影响,导致经营亏损。2023年1月,经营主体无能力继续经营,导致养殖场区闲置。 盘活措施:一是对接承租方继续肉驴养殖,对原有资产进行评估,签订协议,固定分红。二是投资少量资金对养殖场区维修改造,加强养殖场区正常运营。 7、大沟镇掌里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 资产原值:50.00万元。 经营现状:掌里村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建成运营以来,按照每年2万元租金出租给经营主体,经营主体受疫情反复持续和停工复工断断续续影响,导致经营亏损严重。2023年6月,经营主体无能力继续经营,导致场区资产闲置。 盘活措施:一是主动寻找新的项目承接主体,对原有资产进行评估,签订资产入股协议,固定分红。二是根据承接主体具体养殖畜种,投资少量资金有针对性的对院落和圈舍维修改造,提升场区整体形象。 8、大沟镇韩岔村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 资产原值:50.00万元 经营现状:2019年在韩岔村投资5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由韩家岔村惠民种养殖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肉羊产业,建成羊圈(舍)3栋20间,面积2000㎡,自创办至今养殖肉羊700只,出栏率达到80%以上,直接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带动当地农户328户1353人,户均增收1万元左右,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巩固措施:争取帮扶单位资金110万元,引进萨福克种公羊24只(7500元/只),湖羊种母羊500只(1200元/只),新建羊舍732㎡,配套羊水碗40个、6平方两芯电缆150米、工业插板40个、150w保温灯60个,进一步改良肉羊品种、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养殖效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帮扶产业项目分类发展各项工作,履行监管责任,负责各村帮扶产业项目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工作的政策指导、跟踪调度、检查验收。各村要履行主体责任,按照方案明确的工作措施和时限要求,做好帮扶产业项目发展具体工作。各村党支部书记是帮扶产业项目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项目发展组织实施全过程。 (二)注重效益发挥。需要重新确定项目承接经营主体的盘活项目,要规范签订资产租赁合同或入股协议,确保合理的项目资产收益率,防止项目资产变相流失。项目发展过程中要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更多更好连带农户参与项目运营和生产发展,充分发挥项目资产效益。 (三)加强监督管理。镇纪委、财政所要做好项目分类发展工作全过程监督,预防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对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验收、财务调整、效益发挥等落实情况适时进行检查,确保项目实施各个环节操作规范。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要严肃追责,从严查处虚假交易、在实施过程中造成新的隐性债务等违法违纪行为;对未按期完成资产发展任务的行政村,采取挂牌督办、约谈、问责等方式,加大监督推进力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