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27458732362/1970-172848 | 生成日期: | 2023-03-14 |
文 号: | 关键字: | ||
所属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地震自救指南 | |
信息来源:会宁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3-14 15:00
浏览次数:
|
|
|
|
地震震级如何划分? 按震级大小可将地震划分为以下四类: 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通常人体体感无法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记录。 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 严重破坏型地震:指7级以上地震。 地震求生时有效身体姿势 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口鼻,另一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 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前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在室内避震怎么做? 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 远离可能坠落的物体,不要站在窗边或阳台。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不要乘坐电梯。 不要因寻找衣服、财物耽误逃生时间。不要跳楼、跳车或破窗而出。 在室外避震怎么做? 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不要在易燃易爆、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 若在车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到阔地靠边停车。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高楼等建筑物下,大树旁、电线电缆下。 若被掩理,如何自救? 坚定求生意志。 挣脱手脚,清除压在身上,尤其是腹部的重物,就地取材加固周围的支撑。 尽量向有光、通风的地方移动。用毛巾、衣服掩住口鼻。 在可以活动的空间中寻找食物和水。 注意保存体力,不大声喊叫呼救,可用敲击方式与外界沟通,听到救援者靠近时再呼救。 在封闭室内不可使用明火。 如何参与互救? 迅速将知晓的人员压埋情况告诉周边的救援人员。 可采取喊话、敲击等方法,观察废墟中是否有等待救援的人员。 挖掘时,不破坏支撑物。使用小型轻便工具,接近伤员时,要手工谨慎挖掘。 发现被压埋人员时,若难以救出,可帮助其清除口鼻内的尘士,保证幸存者呼吸顺畅,并做好标识,等待专业救援队伍到来。 地震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尽可能熄灭火苗。 检查燃气管道、电线和水管的受损情况。如闻到煤气味,或看到管道破裂,要关掉从外面进屋燃气管道的主阀门,不要点燃火柴来寻找燃气泄漏处。在供电局来做安全检查之前,不要再合上电闸。 切莫触摸掉落的电线或受损的电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