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27458732362/1970-172854 | 生成日期: | 2022-12-22 |
文 号: | 关键字: | ||
所属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甘肃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四版)来了! | |
信息来源: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2-12-22 10:37
浏览次数:
|
|
|
|
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四版)一、预防 预防原则:推行“疫苗+中医预防”策略,应继续推进疫苗注射,严格落实现有防控措施,并通过以下中医药预防措施增强体质,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综合预防及疫情控制效果。 (一)食疗方 1.普通人群 薏苡仁30克、银耳50克、百合60克、净山药50克、排骨500克、荷叶20克、莲子10粒,以上食材洗净,加水适量入煲内,慢煲三小时,适量带汤食用。 2.体虚易感人群 薏苡仁30克、胡萝卜250克、鲜百合150克、生黄芪30克、草果10克、白豆蔻10克、橘皮30克、大枣4枚、生姜3片。以上份量适合4人食用,可凭个人喜好加入瘦肉适量,慢煲3小时后食用。 (二)口服汤药 推荐岐黄避瘟方,人群普遍适用。 处方:生黄芪15g、防风9g、麸炒白术15g、连翘9g、贯众6g、芦根9g、沙参15g、生姜3g。 处方功效:益气固表,润燥解毒。 煎服方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岐黄避瘟颗粒剂、扶正避瘟丸、扶正屏风颗粒剂。推荐中成药:玉屏风颗粒、催汤颗粒(藏药)。 (三)外用方 1.避瘟香囊 基本方:藿香15克、佩兰15克、冰片6克、白芷20克、艾叶10克。上述药物制粗散,装致密小囊,随身佩戴,个人可自制。药囊半月一换。 2.避瘟丹 基本方:苍术5g,生甘草5g,细辛5g,乳香5g,艾叶15g,大枣25g。上述药物制粗粉,搓捏成圆锥形,置耐热器皿中点燃,个人可根据基本方制作,每日两次。 二、医学观察期 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密接者及次密接者,在医学观察期内,可提前介入,截断病势,服用治疗方。 推荐处方:宣肺化浊方 处方:蜜麻黄6g、连翘15g、前胡9g、法半夏12g、麸炒苍术12g、广藿香6g、羌活9g、酒大黄6g、陈皮6g、黄芩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3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宣肺化浊颗粒。 三、临床治疗期 推行“关口前移,截断扭转,防治在早期,治愈在初期”的临床治疗思路。无症状感染者因增幅过快,成为本次疫情难点,应积极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治疗。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可根据患者病情及不同体质,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辨证论治拟定治疗计划,可参照下列推荐方案进行治疗。 (一)无症状感染者(正虚受邪) 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以舌、脉等为诊断依据进行辨证分型,此类患者为正虚受邪,总体以湿毒困阻为主,治疗以扶正祛邪,宣透湿邪。 推荐处方:扶正祛邪方 处方:生黄芪15g、防风12g、炒白术15g、藿香10g、蜜麻黄3g、荷叶6g、皂刺6g、生姜6g、生甘草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3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宣肺化浊颗粒。 (二)轻型 1.湿浊阻肺 临床表现:无发热或低热,微恶寒,乏力,咳嗽,少痰,纳呆,便溏或大便粘腻,舌质淡齿痕或淡红,苔白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治法:宣肺透邪,清热化浊。 推荐处方:宣肺化浊方 处方:蜜麻黄6 g、连翘15g、前胡9g、法半夏12g、苍术12g、广藿香6g、羌活9g、酒大黄6g、陈皮6g、黄芩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宣肺化浊颗粒。症状见湿重于热者,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丸(液);见咳嗽明显者,推荐中成药:宣肺止嗽合剂。 2.湿热壅肺 临床表现:低热或身热不扬,微恶寒,干咳痰少,口干,咽痛,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纳呆,便溏或者大便粘滞,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治法:宣肺祛湿,清热通络。 推荐处方:宣肺清热方 处方:麻黄6g、杏仁6g、生苡仁15g、荷叶6g、连翘15g、赤芍12g、酒大黄6g、荆芥12g、生姜6g、甘草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金菊板蓝根颗粒,推荐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 (三)普通型 1.湿毒郁肺 临床表现:无发热或低热,微恶寒,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胸闷憋气,纳呆,恶心,便溏或大便粘腻,舌质淡齿痕或淡红,苔白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治法:宣肺透邪,清热化浊。 推荐处方:宣肺化浊方加味 处方:蜜麻黄6g、连翘15g、法半夏12g、苍术12g、广藿香6g、羌活9g、酒大黄6g、陈皮6g、黄芩6g、杏仁6g、石苇12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宣肺化浊颗粒。 2.热毒壅肺 临床表现:发热或身热不扬,口渴不欲饮,乏力,咳嗽,痰少,咽痛,口干,伴胸闷,纳呆,无汗或汗出不畅,便溏或者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治法:宣肺透邪,清热解毒。 推荐处方:宣肺败毒方 处方:蜜麻黄6g、连翘15g、生石膏30g(先煎)、法半夏9g、苍术12g、广藿香6g、酒大黄6g、陈皮6g、杏仁6g、薄荷9g(后下)、桔梗6g、芦根15g、赤芍12g、甘草3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四)重型(温毒闭肺)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痰少,痰黄粘稠不易咳,或黄痰,胸闷气短喘促,腹胀便秘,四肢欠温,微汗,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肺通络,泻火解毒。 推荐处方:清肺通络方。 处方:蜜麻黄9g 、杏仁9g、生石膏20g(先煎)、胆南星6g、葶苈子15g、桃仁9g、赤芍15g、射干9g、生薏苡仁15g、水蛭3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五)危重型(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紫绛,苔黄褐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推荐处方:生晒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浓煎100ml,顿服,或静滴参附注射液。神昏明显者可一并送服安宫牛黄丸。 四、恢复期 临床表现:气短,乏力,轻咳;心虚胆怯,夜寐欠安,纳呆腹胀,便溏不爽;易汗出,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 治法:运脾益肺,培元固本。 推荐处方:益肺健脾方。 处方:炙黄芪15g、党参6g、陈皮9g、当归9g、柴胡6g、桔梗6g、麸炒白术15g、赤芍9g、玉竹15g、丹参15g、生麦芽15g、炙甘草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 推荐院内制剂:培土益肺颗粒、益肺健脾颗粒。推荐中成药:贞芪扶正颗粒、仁青芒觉胶囊(藏药)。 五、其他中医疗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