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6204227458732362/2024-00009 生成日期: 2024-07-13
文       号: 关键字: 大豆,玉米,种植,村,任务
所属机构: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机构:
八里湾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八里湾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的通知
信息来源:八里湾乡
发布时间:2024-07-13 15:11
浏览次数:

八里湾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24八里湾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

种植实施方案的通知

村委会

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发〔20242号)会宁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会宁县大豆玉 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的通知》(会农发〔2024114号)精神,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重点工作任务,经研究制定了2024八里湾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八里湾乡人民政府

                                                                           202455

2024八里湾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和大豆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农业农村厅部署要求,结合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关键技术到位率,发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增产增收优势,切实把提高玉米、大豆产量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政治任务,着力推进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相关村要进一步提高站位,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坚持以增加粮食和大豆油料有效生产供给为总目标,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保障粮食和油料供给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各级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重点区域,紧盯主要品种,补齐关键短板,依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高效益的种植模式,带动大面积均衡发展,实现稳产高产、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

(二)原则要求

一是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把粮食作物生产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按照“宜粮则粮、应种尽种”的原则进行作物品种内部轮作,促进重要粮食作物生产,以轮作为抓手稳玉米、扩大豆,推动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二是提升大豆油料产能。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全方位谋划、超常规推动,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更高要求、更好效果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主要途径,切实提升大豆供给能力,推进油料产能提升。

三是构建合理耕作制度。在试点结合粮食和大豆油料生产实际,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着力打造粮油绿色标准化基地,相对集中连片实施,试点开展以行政村为单位整建制推进,并对自愿参与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适度补贴。

四是强化主体示范带动。坚持全链条、全要素、全方位推进,优先选择大规模种植粮油作物的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轮作和带状复合种植实施的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水平。引导粮油加工企业与产地对接,带动粮油产业链条式发展。

二、目标任务、技术路径

(一)目标任务

2024年我计划实施轮作任务面积2972.48亩,计划在旮旯村、百户村、芦坪村、大水村、苟川村、李湾村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972.48亩,以最终上图核对面积为准,各试点任务承担在保证集中连片的基础上,按照每个示范片不少于200亩建设保证玉米产量与单作产量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尽可能多产大豆,确保种植收益不减;核心技术攻关区大豆玉米混合平均亩均增产10%以上;辐射带动示范区混合平均亩均增产5%以上;优质大豆、玉米良种覆盖率10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100%,化肥施用量较上年减少5%;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覆盖率100%,化学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减少5%,机械化程度达到90%。

(二)技术路径

重点通过扩间距、缩株距、增密度,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努力做到玉米大豆协同高产,确保收益不减。在探索解决当地粮食增产的同时,在重点养殖或种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玉米、大豆混合青贮技术,发展“玉-豆-畜”绿色循环农业。参照西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播种,生产单元宽度以4.4m为宜,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不小于0.6-0.7m,大豆行距0.3m,大豆玉米行比6:4。

1.品种选择。玉米品种选择株型紧凑或半紧凑、株高适中、耐密植、宜机收的高产品种,主要推荐先玉335、五谷568、金穗1203等;大豆品种依据海拔而定,海拔1900m以上推荐选用耐荫、抗倒、早熟品种东豆339、中黄12号(2022年种植早熟品种)海拔1900m以下选择耐荫、耐密、抗倒、有限或亚有限结荚的高产品种,主要推荐银豆5号、陇豆2号、冀豆29、晋豆19、陇中黄602、佳禾2号等。

2.行比模式。全县主推“6+4”(6行大豆,4行玉米)、、“4+2”(4行大豆,2行玉米)、“4+4”(4行大豆,4行玉米)3种模式,同时探索“3+4”、“6+2”等模式。其中,“4+2”模式生产单元宽度2.7-2.8m,玉米行距40cm,大豆行距30cm,大豆与玉米行间距70cm,“4+2”模式玉米边际效应明显,易于追肥、打药等农事操作,可实现机收大豆作物光照不太充足“4+4”模式(水地1.4*3幅宽)生产单元宽度4.2m,玉米采取宽窄行种植,行距70cm、40cm,大豆行距30cm,大豆与玉米行间距80cm;“6+4”模式生产单元宽度4.4m,玉米采取宽窄行种植,行距70cm、40cm,大豆行距30cm,大豆与玉米行间距70cm,“4+4”“6+4”模式玉米基本能稳产,大豆光照充足,实现多收一季豆,玉米和大豆都更易于机械操作。按不同区域推荐对应模式,八里湾旱作区主推荐“6+4”、“4+2”两种模式。

3.播种时间和方式。旱作区先采用机引或电动牵引覆膜机完成覆膜作业,播种时采用电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一次完成播种作业,或采用2-4行电动大豆点播机、2-4行电动玉米点播机分别进行播种作业;大豆预计于4月上中旬土壤封冻天气转晴即可播种,玉米4月下旬播种,玉米播深4cm-5cm,大豆播深3cm-4cm。

4.播种密度。玉米采用双粒穴播,水地:玉米株(穴)距28-30cm(双粒),保证播种密度4000-4200粒/亩以上,有效株数力争达到3800-4000株/亩(按95%计);旱地:玉米株距40-45cm(双株),保证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密度与当地净作玉米相当(2700-3000株/亩),有效株数力争达到2500-2700/亩(按95%计)。大豆穴距20-25cm,行距30cm,每穴3-4粒,每亩3320-4150穴,有效株数力争达到8000-12500株/亩(按80%计)。肥力不足及肥料投入不足地块按农户玉米按自种穴距进行双粒点播即可。

5.合理施肥。西北地区玉米、大豆生育期长,玉米全生育期保证20~25kg/亩纯氮,大豆4-8kg/亩纯氮。根据带状复合种植系统大豆玉米的需肥特性,坚持“减肥、协同、高效、环保”的原则,结合不同种植区域主推技术和带状种植模式,以净作产量为目标产量,玉米控氮、大豆减氮,且分开施肥并做好标记采用播种施肥一体机同步完成播种施肥作业,肥料与种子间隔10cm。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区域,可将玉米全生育期比大豆多需要的肥料,在播种时借助播种机先施入玉米行侧,后期水肥一体化管理时,补齐剩余养分需求,保证玉米大豆养分供给充足;后期追肥区域,将大豆所需肥料整地时施入,后期玉米种植区追肥;肥力高的地块大豆带可不施氮肥,鼓励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kg以上。后期补肥区域,将大豆所需肥料整地时施入,后期玉米地块追肥(水地:基肥推荐20kg二铵+10kg尿素,后期玉米带追25-30kg尿素;旱地:基肥推荐15kg二铵+8kg尿素,后期玉米带追15-20kg尿素)。

6.病虫草害防控及化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田间杂草防控采取“封定结合”的策略,以土壤封闭处理为主,力争全覆盖,后期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开展苗后定向茎叶喷雾除草,田间杂草防控采取“封定结合”的策略,化学除草以土壤封闭处理为主,力争全覆盖,减轻后期除草压力。后期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开展苗后定向茎叶喷雾除草,做好隔离定向措施,防止药害,对大豆带、玉米带分别除草,减轻杂草危害程度。采用一次施药兼防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根据土壤墒情,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mL/亩(或96%异丙甲草胺乳油100mL/亩、330g/升二甲戊灵乳油100mL/亩)+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40g/亩,亩用水量60kg,采用二次稀释配药,覆膜的区域在覆膜前喷施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不覆膜的区域在作物播种后1-2天内,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进行封闭除草针对玉米大小斑病、锈病、丝黑穗病、茎基腐病、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粘虫、红蜘蛛、蚜虫等玉米主要病虫害和大豆地下害虫、根腐病、立枯病、豆荚螟、食心虫、蚜虫、卷叶螟、红蜘蛛等大豆主要病虫害,采取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在作物不同生育防控关键期,采用高效植保器械开展统防统治,降低病虫危害损失。化学控旺以大豆为主,根据大豆长势,可在大豆分枝期至初花期,选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50g/亩,兑水30-40kg进行茎叶喷施,控制旺长;若玉米出现旺长,可在玉米7-10片叶展开时喷施健壮素等化控剂,适度控制株高,改善群体结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全面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镇上已分别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有关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落实任务。技术指导小组负责起草技术方案,研究制定技术措施,开展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宣传和咨询服务。相关要成立由村支书任组长的推进落实工作组,全面落实任务和要求,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二)强化资金保障。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给予适当补贴,重点对种子、地膜、机具等物化投入和社会化服务环节补贴。县上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社会化服务、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病虫害防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农业保险等资金方面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给予重点支持。尽可能将整合相关资金,努力提高补贴标准,具体补贴方式依情况确定后期有资金及时将各项补贴政策落实到镇和村社,兑现到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明确工作任务。相关村要根据镇上方案,尽快制定细化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区域、任务目标、技术措施、补助方式、任务分工、保障措施等,承担试点任务的村社镇政府签订协议,补助名册在村两级进行张榜公示。明确双方权利、责任和义务,保障试点工作依法依规、规范有序开展。对年度任务落实较好的村社,在下年度安排相关任务时优先考虑。

()做好上图工作。因地块特殊性及图纸张数的不确定性,为确保数据准确性,及时完成上图工作,指定土地确权汇总单位三和数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相关数据分享委托公司为数据核对单位,按区域出地形航拍图,对照土地确权航拍图和到户矢量数据,将轮作地块一一标注出来,筛选出同一农户参与轮作的地块数和面积,汇总出总地块数和总面积,并完成勘错纠误工作,确保休耕地块信息无误。

)加强技术指导。农业农村中心对实行任务的村开展包抓机制,分将包抓任务分解到具体的责任领导,具体包抓指导相关村面积落实、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等工作。村委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对任务组开展督导,协助乡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动资金、技术和指导服务落到实处。乡上根据政策同步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纳入玉米保险范畴,各实施村要积极对接,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保险工作,力争做到应保尽保。

)加强督促检查。农业农村中心将适时对试点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动资金、技术和指导服务落到实处。对谎报、虚报的,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探索建立监管、村落实的监督机制,建立档案、精准试点。省上将继续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对任务地块进行辅助监测,所以相关村要配合根据土地确权登记的成果将承担轮作任务的村组名称和地块四至信息尽快报乡上,以便及时上报监测。

 

附件:1.八里湾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2.八里湾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包抓任务分解表

      3.八里湾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任务分解表

 

 

 

 

 

 

 

 

 

 

 

 

 

 

 

 

 

附件1

八里湾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工作领导

小组名单

 长:刘文锋   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      副乡长、团结村包村组长

 员:     百户村包村组长

    苟川村包村组长

冉少军   芦坪村包村组长

陈宏谋   李湾村包村组长

王永红   旮旯村包村组长

             大水村包村组长

各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吴岩担任办公室主任,杨旭海衔接沟通协调领导小组的日常业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发生变化,由后继者接替,不再另行发文。

 

 

 

附件2

八里湾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包抓任务分解表

序号

村名

包片

领导

 

  

1

百户村

南俊成

赵龙

杨树鹏

张彩丽

2

苟川村

南俊成

彭勇

魏志展

李学明

3

芦坪村

南俊成

冉少军

徐志晋

南晶峰

4

旮旯村

刘文锋

王永红

周玺

柳腾

5

李湾村

刘文锋

陈宏谋

魏夏燕

赵文展

6

大水村

刘文锋

赵峰

周学军

李臻

 

附件3

八里湾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任务分解表

序号

村名

任务面积(亩)

其中500亩及以上示范片个数(个)

落实主体

1

百户村

485.07

/

会宁县树鹏家庭种植农场

2

苟川村

566

1

会宁县稼荣源种植专业合作社

3

旮旯村

700.76

1

会宁县绿山源种植专业合作社

4

李湾村

499.43

/

会宁县恒玖农机专业合作社

5

芦坪村

480.9

/

会宁县秀丰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6

大水村

240.32

/

会宁铭禾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计

2972.48

2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