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27458732362/1970-172854 | 生成日期: | 2020-05-01 |
文 号: | 党委发〔2020〕73号 | 关键字: | 关于印发《白草塬镇2020年禁种铲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所属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关于印发《白草塬镇2020年禁种铲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
信息来源:白草塬镇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5-01 11:02
浏览次数:
|
|
|
|
白草塬镇2020年禁种铲毒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禁毒工作黄牌警告被列为全县禁毒工作重点整治的唯一镇,深入开展禁种铲毒工作,巩固“一级无毒镇”成果,根据《会宁县2020禁种铲毒工作实施方案》,经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为使我镇禁种铲毒工作彻底扭转被动局面,结合我镇实际,决定在全镇开展禁种铲毒专项整治活动,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禁毒工作会议精神和《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天目-20禁种铲毒行动方案”》(甘禁毒办〔2020〕29号)的通知要求及《白银市禁毒工作领导责任考核办法》(市禁毒发[2016]21号),建立、完善和落实地方政府禁种法律责任的监督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禁毒办和各党支部的职能作用,调动镇村(社区)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切实提高踏查铲毒和打击破案能力,进一步巩固提升禁种铲毒工作成效,确保“零种植”“零产量”。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办组织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思路,持续不断地开展对非法种植罂粟活动进行禁种宣传、打击整治等方面的工作,普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禁种、禁吸、禁制、禁贩罂粟和鸦片的意识;积极开展种毒案件侦破工作,始终保持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结合巩固“一级无毒县”成果为总体目标,致力探索杜绝非法种植罂粟现象的治本之策,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禁种铲毒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三、工作重点 (一)深入宣传发动,各村(社区)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毒品的危害和种植毒品原植物的严重后果,要牢固树立“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采取刷写标语、印发资料、发布通告、组织“小手牵大手”活动等有效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毒品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严重危害,宣传禁种铲毒的有关法律法规,努力形成全民远离毒品、关心禁种、支持禁种、参与铲毒的社会氛围。历史上有过非法种植罂粟的村(社区)要根据以往的禁种铲毒工作成效,继续把禁种铲毒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狠抓禁种这一首要环节,转变被动“铲毒”为主动“禁种”,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通过“村(社区)设告示栏、户发宣传单、路口见标语、广播经营听”等多种宣传形式,大造“种毒违法、种毒必铲、种毒必究”的舆论声势,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非法种植罂粟的严重危害和法律后果,自觉筑起“不想种、不敢种、不愿种”的思想防线。继续采取行之有效的做法,保持打击非法种植罂粟的高压态势,坚决杜绝非法种植罂粟活动出现反弹,巩固来之不易的禁种铲毒工作成果。在宣传、踏青、打击和问责力度上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做到组织力量不减、工作措施不减、查处力度不减,千方百计做好本地禁种铲毒工作,严防死守,防止种植毒品原植物活动出现死灰复燃。 (二)各村(社区)要积极行动起来,特别是与公路沿线交界的村(社区),要确定重点地区、部位。不能因为以前未发现非法种植罂粟现象而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些村(社区)的偏、边、远、山头人迹罕至,容易被违法人员利用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各村(社区)必须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邻县的种毒人员为逃避打击将种植罂粟等非法活动转移到辖区内。集各村(社区)要组织人员对本辖区进行拉网式的巡查,发现有种植罂粟的,立即铲除,并及时上报。 (三)有涉毒人员的村(社区)要重点开展或同时开展禁吸戒毒工作,严厉打击吸贩毒海洛因、冰毒、摇头丸、K粉、大麻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遏制毒品来源和新吸毒人员滋生。 四、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3月15日—4月10日)。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确定重点区域,完善组织结构,明确工作责任,与各村(社区)(社区)、镇属单位签订禁种铲毒责任书,并层层落实到村(社区)、社和个人。 (二)宣传和禁止籽种下种阶段(4月11日—4月30日)。各村(社区)要根据统一部署,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入村(社区)入户宣讲《禁毒法》等法律法规及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动员农民群众不种罂粟,特别是隐蔽山区等。积极举报非法种植罂粟行为,动员已经播种罂粟的不法人员自觉、主动铲除罂粟苗,争取从宽处理。公安机关要积极发挥禁毒主力军作用,严厉查处、打击非法种植罂粟和制贩鸦片的违法犯罪活动,力争破获每一起种毒、制毒、贩毒案件,依法惩处一批毒品犯罪分子,绝不能让犯罪分子存有尧幸的思想。 (三)集中踏查阶段(5月1日—7月30日)。各村(社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对本辖区内非法种植罂粟踏查活动,镇政府将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对重点山头和可疑部位的踏查行动,力求不留死角和盲区。对发现的每一起种植罂粟案件,都要依法立案并组织力量查处侦破,严厉打击种毒违法犯罪分子,以最务实的工作作风、最明显的工作成效来迎接上级检查验收。5月中下旬迎接县委、县政府组织的禁种铲毒工作组大检查,对发现工作不力或没有开展的村(社区),镇上按有关规定实行综合责任查究,将责令整改到位,并通报批评,工作成绩将纳入年终综治考评。 (四)总结经验及整改阶段(7月30日—9月15日)。 各村(社区)要针对自查自纠及这次禁种铲毒工作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总结整改,推广有关地方和部门好的经验做法,奖优罚劣,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五、主要措施及责任追究 (一)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白草塬镇禁种铲毒工作领导小组(附后),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禁毒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压力,以对党、对人民、对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组织开展好这场专项治理工作。要端正态度,统一认识,坚决克服消极被动、等待观望、麻痹松懈,甚至麻木不仁的思想,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确保取得明显成效,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将各项禁毒工作任务摆上重要日程,身先士卒,身体力行,扎扎实实地带头开展好本辖区的禁毒工作。 (二)探索立体宣传渠道,提高禁种铲毒宣传工作的实效性。各村(社区)要以牢固筑起群众对罂粟“不想种、不敢种、不愿种”的思想防线为宣传核心,采取更加丰富的宣传形式,不断增强禁种铲毒宣传教育的科学性、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抓好冬春两季的阶段性集中宣传,又要结合今年6月份的禁毒集中宣传月活动,注重开展经营性宣传;既要注重宣传形式的多样性,又要突出宣传的针对性;真正形成禁种铲毒工作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不断推进我镇禁种铲毒工作的社会化进程。 (三)突出重点,拉网踏查,提高禁种铲毒踏查工作的覆盖面。各村(社区)要紧紧围绕“不让种子落地、落地不开花、开花不结果、结果不割浆”为工作主线,牢牢把握罂粟种子落地、开花、结果、割浆的四个重要时段,不间断、不定时开展拉网踏查和集中铲毒工作;要对本地有种毒历史、有可能种毒、有种毒条件、人迹罕至等区域和部位全面开展踏查工作,积极寻找战机,切实做到不留死角,消除隐患。 (四)重拳打击,提高禁种铲毒工作的破案率。打击是确保禁种铲毒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按照市禁毒委制定的“以打开路、打防结合”,“铲毒一处、破案一起”的禁种铲毒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禁毒主力军作用,力争破获、查处每一起种植罂粟的刑事、治安案件,始终保持严厉打击非法种植罂粟活动的高压态势,最大限度地打压种毒活动的空间。 (五)细化责任,落实奖惩,不断健全完善责任查究和奖励机制。各村(社区)要继续把禁种铲毒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考核内容,并逐步加大其在考核中的比重,将禁种铲毒的综治责任细化到村(社区)民小组,确保各项工作能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身上。禁种铲毒工作大检查之后,各村(社区)可根据本地情况,对在禁种铲毒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推诿、措施不力,导致种毒现象出现反弹或蔓延的,坚决进行综治责任查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