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27458732362/2025-00025 | 生成日期: | 2025-02-25 |
文 号: | 关键字: | 建设,农田,标准,高,项目 | |
所属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强县域·会宁在行动】高标准农田火热复工,筑牢丰收 “耕” 基 | |
信息来源:白草塬镇
发布时间:2025-02-25 11:13
浏览次数:
|
|
|
|
农业项目开春即开工,是抢抓农时、确保项目进度的关键。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当前,春耕备耕工作即将拉开帷幕,会宁县韩家集镇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统筹,锚定目标抢抓农时。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韩家集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全面复工,力求在春耕生产前交付使用,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筑牢基础。  会宁县韩家集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郭宁:韩家集镇高标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任务共2.1万亩,自从去年年底开工建设以来,目前已累计完成建设任务的30%,今年节后我们积极谋划部署,第一时间召开了复工启动会。  在云台山村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施工繁忙,挖掘机正加紧进行管沟开挖作业。尽管近期降雪延缓了部分进度,但目前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  甘肃奥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岩笃:从2月8日以来,我们项目部组织人员保养机械,为复工做出充分准备,目前我们全力进行管沟开挖。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工期倒排表,要求多上班组,确保在4月中旬之前全面完成建设,不影响老百姓的耕种。  坡地变梯田、碎田连片、渠系到田、道路到地——这是土地“升级”的四大法宝。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能够显著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农业生产也将得到极大的改善,老百姓耕种更便利,收成也更有保障。  会宁县韩家集镇云台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李军虎:我们进行的高标准农田旱变水是把小田改大田,把坡地改成梯田,把排灌渠延伸到田块,把耕作道延伸到田间地头,逐渐形成土地的规模化、机械化,为老百姓的耕种带来便利。我们村委会将不断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把云台山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老百姓的放心工程、良心工程、质量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改变了田野的面貌,也改变了农民的观念。望着逐渐成型的连片田垄,精通农机操作的女能手李彩云满怀期待,并打算在施工队找份零工,学技术,增收入,一举两得。  会宁县韩家集镇云台山村村民李彩云:我刚路过这边,看到工程开始了,想着能不能打点零工。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建设内容,完善农民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机制,强化工程质量全流程监管。眼下,随着最后一寸冻土消融,韩家集镇将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保质保量保安全保进度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快建设进度,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同时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方式,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会宁县韩家集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郭宁:强化服务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受益,通过实施旱变水,我们将预计能够实现亩产增产70%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关键环节,调动镇村社各方面力量,确保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保证高标准农田建一块成一块,让农田高标准、稳粮有底气,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重要贡献。 【记者感言】从破碎零散到阡陌纵横,从人工劳作到机械驰骋,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重塑着黄土高原的耕作图景。高标准农田建设一端连着粮食安全,另一端连着农民群众增收,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抓手。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乡村面貌必将焕然一新,必将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更多力量。 (会宁融媒记者 牛丽娜 柴垚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