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6204227458732362/2023-00003 | 生成日期: | 2023-06-30 |
文 号: | 关键字: | 种植,项目,生产,资金,创新 | |
所属机构: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发布机构: |
关于2023年东西部协作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前的公示 | |
信息来源:会宁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6-30 09:00
浏览次数:
|
|
|
|
2023年东西部协作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 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东西部科技协作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结合会宁县科技创新工作实际,制定2023年东西部协作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全县东西部协作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技术需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用好帮扶资金,聚焦精准发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全面提升东西部科技协作工作水平,着力发挥好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着力加强与天津市和平区的沟通对接,在项目合作、人才服务、技术引进、企业服务等领域深化合作。围绕建立完善结对帮扶关系,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的开放协作体系。加强协同创新,引入天津市优质科技资源,精准帮助合作社、企业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产业升级需求和技术难题,重点支持东西部联合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等项目合作,引进培养科技人才。共建创新平台和“双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使天津市和平区创新资源对我县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的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载体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三、专项资金实施内容 (一)牛肉酱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 白银市香百鲜调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2003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位于会宁县农业产业园区(现会宁工业集中区)。为更好的增进会宁食品产业的发展,增进会宁地方经济发展,同步满足公司发展需求,依托会宁肉牛、亚麻籽等产业的原料优势,通过“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产业增产增收,预计带动农户260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该项目专项补助资金35万元,建设内容为: 1、采用小试、中试、工业化试生产的实验步骤,通过原料甄选、配方调整、生产工艺流程优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等方式,对公司牛肉酱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研究,以达到优化工艺流程、丰富产品体系、提升产品口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的目的。 2、开发香菇牛肉酱产品1个,固化形成工艺操作规程1个,备案产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1项,申报专利1项,申请商标1个,升级产品包装1款。 3、利用原有生产车间场所及部分生产设备,新增检验、中试、生产设备5台套。 (二)苦荞叶茶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甘肃西北大磨坊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注册资金2000万元,注册地址位于会宁县西城产业园区。通过项目建设,辐射带动全县苦荞大面积种植,为全县的苦荞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的建设充分体现政府投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作用,拓宽农村经济增收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其次项目的全面实施,将充分挖掘会宁县的资源潜力,有效改善会宁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显著提高群众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并带动运输、信息服务等中介行业的发展,项目补助资金30万元,建设内容为: 1、以苦荞叶为原料,采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研发出一种含γ-氨基丁酸、芦丁的苦荞叶茶产品并生产推广。 2、建成年产1000吨苦荞叶茶中试生产线1条。 3、申请发明专利1项,在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篇。 (三)鉴定与示范带状复合种植大豆新品种项目 会宁县种子管理站计划与会宁县宏森绿色种植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各项任务。会宁县种子管理站负责项目实施全程的技术指导和大豆、玉米新品种的引进工作和项目资金的使用、拨付工作,并给会宁县宏森绿色种植有限公司以补贴方式支付适当的实施项目时产生的农业机械作业费、人工费;2022年全国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以来,会宁县被确定为示范县,2022年和2023年推广任务均超过4万亩。会宁县种植大豆的历史比较悠久,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特别在我县水川区一带一直有小麦套大豆的种植栽培技术,后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小,大豆套小麦的种植模式基本消失,致使我县大豆品种断代,适宜我县种植的大豆品种需重新鉴定与示范推广,加之2019年1月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及2019年3月15日农业农村部制定了《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提升大豆和油料供给能力”等政策性指导,我县为了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筛选2-3适合我县种植的大豆新品种工作需立即进行。项目补助资金10万元,建设内容为: 1、引进示范适合我县种植的大豆新品种3-4个,建立141亩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一个,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0户,推广种植面积50亩。 2、引进大豆新品种20个,在会宁县甘沟驿镇河西坡村、会宁县韩家集镇苟岘村、会宁县郭城驿镇新堡子村各设置试验区一个,每个试验区选地3亩,共9亩。 (四)中草药(党参)揉搓装置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 甘肃世济堂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11年,注册资金1268万元,位于会宁县农业产业园区(现会宁工业集中区)。公司是一家是专注中草药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草药生产企业,也是西北地区生产中草药、种植中草药的领头龙头企业之一。项目补助资金35万元,建设内容为: 1、采用实验种植、实验加工、工业化试生产的实验步骤,通过原料种选、育苗调整、生产工艺流程优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等方式,对中草药(党参)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研究,以达到优化工艺流程、丰富产品含量体系、提升产品储存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的目的。 2、开发中药材(党参)种植试验田1个,固化形成工艺操作规程1个,申报专利1项,申请商标1个,加工生产线1条,揉搓装置机3台。 3.利用原有生产车间场所及部分生产设备进行加工改造,新增种植实验基地、生产实验场地、生产设备3台、加工生产线1条。 (五)黄芪、党参边角料高值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 甘肃长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金3000万元,位于会宁县农业产业园区(现会宁工业集中区)。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育苗、种植、产地加工、中药饮片生产、食品生产、药品医疗器械批发零售为一体的集团公司。该项目专项补助资金30万元,建设内容为: 1、将已通过小试开发的以黄芪、党参为源的黄芪露酒和黄芪咀嚼片两款新食品产品通过中试、工业化试生产的放大实验,通过调整其原料配比获得优良口感,通过工艺优化和固化以顺利实现产业化。 2、利用超微粉碎、浸膏提取、萃取等工艺,围绕黄芪新食品的尾料开展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以黄芪为主的新动保产品,并在津甘双地水产养殖企业中应用示范,熟化其使用策略,建立应用的关键技术流程。 3、新增中试设备3台套,以加快产业化步伐。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坚持把用足、用活、用好东西部协作科技创新资金作为科技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以更有力的措施,更强大的力量,确保科技创新资金发挥更大作用。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科技局局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业务人员为成员的东西部协作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落实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任务落实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要充分认识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积极主动谋划、明确重点任务,加强统筹衔接,形成工作合力。 (三)强化日常督导。建立沟通机制,定期与合作单位做好协调对接工作,及时督促检查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落实情况,对重点实施任务的落实和存在的问题,跟踪抓好具体任务落实,建立工作台账。 (四)加强资金管理。东西部协作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要坚持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挤占和截留,不得用于本方案确定科技创新资金项目之外的其他开支。坚持报账审批支付程序,自觉接受业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管理和监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