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黄土地孕育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2-07-04 09:31 来源: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仲夏时节,行进在希望澎湃的会师大地,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串珠成链,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开篇,链主企业接踵而至、凤栖蝶飞。
  伴随着强县域的铿锵节拍,会宁县因时而动、聚势而为,立足县域这一“支点”,聚力谱写“五篇文章”,奋力走好“出彩之路”,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处处呈现出你追我赶、蒸蒸日上的发展景象。


 绘图描点,大手笔谋篇布局

产业兴,则县域兴。近年来,会宁县围绕产业发展找准定位、积极作为,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加快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特色产业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现代农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围绕“南牛北羊、东南药材、特色杂粮、瓜菜果薯”优势产业布局,扎实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创建,着重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7大优势特色产业。以中北部乡镇为主的肉羊产业基地,以东南部乡镇为主打造肉牛产业基地,创建标准化种养产业园284个。
  ——立足红色旅游赋能经济挖潜增量。突出红色文化元素,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培育文旅创新产品,全局嵌入全省路衍经济千亿级产业链,打造“集结在红色驿站,参观在会师旧址,瞻仰在大墩梁、慢牛坡,体验在胜利景园、红军村、红军街,受教育在干部学院、红军小学”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闭环,创建红色融合发展示范区。
  ——立足“黄河战略”推动生态增容扩绿。立足祖厉河黄河上游一级支流特殊资源禀赋,全面贯彻“黄河战略”,全面构建“一带多廊三区多点”的生态空间布局。结合“一带多廊”在祖厉河河道两侧、铁木山林缘区、华家岭林缘区及“三区”多点地带建设碳汇林200万亩,把祖厉河流域打造成集景观和生态缓冲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串珠成链,兴产业行稳致远

走进会宁县大沟镇厍曲村,放眼望去,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晶莹剔透、错落有致,颇有“十里连营”的架势;蔬菜大棚内绿意盎然,一根根顶着小黄花、满身带刺的嫩黄瓜,躲在肥厚茂盛的叶片间,若隐若现;一个个红艳艳的西红柿缀满枝头,就像一盏盏红灯笼,十分喜人。
  说起会宁县大沟镇杏花村厍曲村的蔬菜种植,就不得不说一下蔬菜种植能人韩永东。2018年,韩永东家分到了四座蔬菜大棚,好的政策、好的机遇,让他搭上了大棚蔬菜发展的“顺风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份绿色生态的事业里,几年下来,吃苦耐劳、善于开拓销路的韩永东,成为厍曲村颇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一个人富不算富,带着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在韩永东等一批致富能人的指导带领下,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土专家”,走进了厍曲村的田间地头,吃上了“产业饭”,走上了“致富路”,奔向了“新生活”。

  大沟镇厍曲村蔬菜种植只是会宁县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会宁县坚持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实施战略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规模扩大、集群发展、产值倍增。目前,全县已建成塑料大棚43679座,瓜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增长76.1%,累计落实到户产业扶持资金8.46亿元。成立合作社1840家、家庭农场1015家,建成脱贫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294个,有力助推了全县乡村振兴工作。


厚积薄发,强项目集聚动能

近年来,会宁县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强劲支撑,以时不我待的豪情壮志谋划部署,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一幅波澜壮阔的产业宏图正在会师大地上擘画开卷。
  走进祖厉河生态廊道建设暨国道247线综合整治施工现场,大型机械隆隆作响,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紧张作业,这边拆除私搭乱建、破硬植绿、清除垃圾,那边大型机械填埋坑洼、治理边坡,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围绕黄河干流和祖厉河支流建设生态廊道的要求,我们对祖厉河河滩地疏浚、采砂坑平整、新建堤防,为实现乡村整洁、构建美丽宜居新会宁奠定基础。”会宁县水务局建设工作站负责人焦秦华说。
  据了解,今年会宁县共谋划县列重点项目284个,总投资31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62.92亿元,共涉及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综合交通、经贸物流、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及科技创新、社会民生、文化旅游、城镇基础设施9个领域。截至目前,县列重点项目复开工项目87个,复开工率为53.05%,完成投资17.06亿元。

联城脉、惠民生、聚产业。一个个重大民生项目的推进与落实,是筑造百姓幸福之基,推进会宁发展的力量之源,也让会宁在高质量发展中更有韧性、更富活力,为加快建设“一带五色·多彩会宁”提供了坚实支撑。

(文:会宁融媒 魏永刚  图 :李伟 )


会宁:黄土地孕育新希望

来源: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魏永刚
日期: 2022-07-04 | 阅读:

仲夏时节,行进在希望澎湃的会师大地,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串珠成链,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开篇,链主企业接踵而至、凤栖蝶飞。
  伴随着强县域的铿锵节拍,会宁县因时而动、聚势而为,立足县域这一“支点”,聚力谱写“五篇文章”,奋力走好“出彩之路”,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处处呈现出你追我赶、蒸蒸日上的发展景象。


 绘图描点,大手笔谋篇布局

产业兴,则县域兴。近年来,会宁县围绕产业发展找准定位、积极作为,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加快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特色产业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现代农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围绕“南牛北羊、东南药材、特色杂粮、瓜菜果薯”优势产业布局,扎实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创建,着重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7大优势特色产业。以中北部乡镇为主的肉羊产业基地,以东南部乡镇为主打造肉牛产业基地,创建标准化种养产业园284个。
  ——立足红色旅游赋能经济挖潜增量。突出红色文化元素,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培育文旅创新产品,全局嵌入全省路衍经济千亿级产业链,打造“集结在红色驿站,参观在会师旧址,瞻仰在大墩梁、慢牛坡,体验在胜利景园、红军村、红军街,受教育在干部学院、红军小学”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闭环,创建红色融合发展示范区。
  ——立足“黄河战略”推动生态增容扩绿。立足祖厉河黄河上游一级支流特殊资源禀赋,全面贯彻“黄河战略”,全面构建“一带多廊三区多点”的生态空间布局。结合“一带多廊”在祖厉河河道两侧、铁木山林缘区、华家岭林缘区及“三区”多点地带建设碳汇林200万亩,把祖厉河流域打造成集景观和生态缓冲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串珠成链,兴产业行稳致远

走进会宁县大沟镇厍曲村,放眼望去,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晶莹剔透、错落有致,颇有“十里连营”的架势;蔬菜大棚内绿意盎然,一根根顶着小黄花、满身带刺的嫩黄瓜,躲在肥厚茂盛的叶片间,若隐若现;一个个红艳艳的西红柿缀满枝头,就像一盏盏红灯笼,十分喜人。
  说起会宁县大沟镇杏花村厍曲村的蔬菜种植,就不得不说一下蔬菜种植能人韩永东。2018年,韩永东家分到了四座蔬菜大棚,好的政策、好的机遇,让他搭上了大棚蔬菜发展的“顺风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份绿色生态的事业里,几年下来,吃苦耐劳、善于开拓销路的韩永东,成为厍曲村颇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一个人富不算富,带着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在韩永东等一批致富能人的指导带领下,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土专家”,走进了厍曲村的田间地头,吃上了“产业饭”,走上了“致富路”,奔向了“新生活”。

  大沟镇厍曲村蔬菜种植只是会宁县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会宁县坚持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实施战略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规模扩大、集群发展、产值倍增。目前,全县已建成塑料大棚43679座,瓜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增长76.1%,累计落实到户产业扶持资金8.46亿元。成立合作社1840家、家庭农场1015家,建成脱贫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294个,有力助推了全县乡村振兴工作。


厚积薄发,强项目集聚动能

近年来,会宁县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强劲支撑,以时不我待的豪情壮志谋划部署,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一幅波澜壮阔的产业宏图正在会师大地上擘画开卷。
  走进祖厉河生态廊道建设暨国道247线综合整治施工现场,大型机械隆隆作响,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紧张作业,这边拆除私搭乱建、破硬植绿、清除垃圾,那边大型机械填埋坑洼、治理边坡,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围绕黄河干流和祖厉河支流建设生态廊道的要求,我们对祖厉河河滩地疏浚、采砂坑平整、新建堤防,为实现乡村整洁、构建美丽宜居新会宁奠定基础。”会宁县水务局建设工作站负责人焦秦华说。
  据了解,今年会宁县共谋划县列重点项目284个,总投资31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62.92亿元,共涉及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综合交通、经贸物流、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及科技创新、社会民生、文化旅游、城镇基础设施9个领域。截至目前,县列重点项目复开工项目87个,复开工率为53.05%,完成投资17.06亿元。

联城脉、惠民生、聚产业。一个个重大民生项目的推进与落实,是筑造百姓幸福之基,推进会宁发展的力量之源,也让会宁在高质量发展中更有韧性、更富活力,为加快建设“一带五色·多彩会宁”提供了坚实支撑。

(文:会宁融媒 魏永刚  图 :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