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厉潮涌劲风吹 笃行不怠启新程——会宁县2023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4-01-09 15:33 来源: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浩荡清风拂过寒冬凛冽的会师大地,吹醒了破土而出的磅礴力量,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这一年,无论是焊花争艳的项目一线,乡村振兴的蝶变筑梦,还是招商引资的硕果累累、民生幸福的点滴感动,到处都充斥着战天斗地的火热干劲、都展现着的无与伦比的激情活力。

这一年,会宁县因时而动,聚势而为,紧紧扭住“强县域”重点,以主动作为对冲风险,以挖潜增效补齐欠账,持续加密运行调度,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1亿元、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1%……

一组激动人心的可喜数据,一段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无不展现了这一年取得的可喜变化,赢来的骄人成绩,都在这广袤的会师大地上奏响奋进的赞歌。

强筋壮骨  特色产业勾勒幸福“好钱景”

产业兴,则县域兴。会宁县坚持不懈调结构、挖潜能,产业发展厚植新优势,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进会宁县大沟镇厍曲村。放眼望去,一排排塑料薄膜覆盖的大棚晶莹剔透,排列有序地矗立在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土地上。远远望去,颇有“十里连营”的架势。蔬菜大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大沟镇厍曲村蔬菜种植户韩永东说:这些年,靠着勤劳苦干,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种好蔬菜大棚这份“事业里”,自从种植大棚蔬菜,我们一年四季都能挣上钱。韩永东一家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近年来,会宁县立足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引企建园”工程,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为抓手,着力做强肉牛、肉羊、蔬菜等支柱产业,做大中药材、小杂粮、砂田瓜、亚麻等特色产业,改造提升老旧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发展绿色标准化、现代智能化设施生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成效显著、乡村产业发展成就卓然。

目前,全县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29万头、276万只、101万头、362万只。推动全县富民产业实现稳定达标增效,为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优化服务  营商环境筑巢引凤“自栖来”

“当地政府十分热情、高效的服务不仅让我们得到了实惠,还为项目的快速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近日,提起会宁县的营商环境,前来投资兴业的民营企业家纷纷赞不绝口。

2023年6月6日,会宁县召开全县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倾听意见建议,纾解企业难题。在推动重点工作和项目时,实施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从招商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储备、储备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快投产“六个维度”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切实营造亲商、扶商、重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同时,大力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以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过去的一年,会宁县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走出去、请进来”对接国家能源集团甘肃电力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上海汇甲实业等企业110家,成功签约烘焙工厂建设、“荣耀传承·胜利之光”中国会宁长征文化体验园、会宁红色文化旅游数字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据了解,2023年全年全县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个,签约额达到32.08亿元,到位资金28.4亿元,资金到位率88.5%,政企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夯固基石  项目建设擎起发展“硬脊梁”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

会宁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拓展招商领域、扩大招商规模、提升招商质量,形成了以招商的“一马当先”引领发展的“万马奔腾”。

从“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到“提着篮子去选菜”,会宁已经逐步形成了“按图索骥、靶向突破”的招商引资“链式模式”,而项目建设就是招商引资成果的充分展示和最好见证。

据了解,2023年会宁县全年谋划实施项目179个,1个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3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0%;22个市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7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3%。2023年乡村振兴示范点、引洮二期农业灌溉水源配套工程(刘寨、土门、草滩片区)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会师南北路市政管网提升改造等项目建成投用,祖厉河生态长廊清凉山—下河口段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

砥砺奋进的号角嘹亮,真抓实干的氛围正浓。一个个重点民生项目渐次铺展,一批批大型工程开工兴建,会宁县用项目建设的最强音喊出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铮铮誓言。

大道如虹踏歌行,筑梦路上再出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质量发展目标愈明、思路愈清。会宁县将以解放思想的闯劲、滴水穿石的韧劲、真抓实干的拼劲,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展现新气象,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会宁崭新篇章。


(会宁融媒记者 魏永刚)

祖厉潮涌劲风吹 笃行不怠启新程——会宁县2023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姚虎栋
日期: 2024-01-09 | 阅读: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浩荡清风拂过寒冬凛冽的会师大地,吹醒了破土而出的磅礴力量,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这一年,无论是焊花争艳的项目一线,乡村振兴的蝶变筑梦,还是招商引资的硕果累累、民生幸福的点滴感动,到处都充斥着战天斗地的火热干劲、都展现着的无与伦比的激情活力。

这一年,会宁县因时而动,聚势而为,紧紧扭住“强县域”重点,以主动作为对冲风险,以挖潜增效补齐欠账,持续加密运行调度,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1亿元、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1%……

一组激动人心的可喜数据,一段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无不展现了这一年取得的可喜变化,赢来的骄人成绩,都在这广袤的会师大地上奏响奋进的赞歌。

强筋壮骨  特色产业勾勒幸福“好钱景”

产业兴,则县域兴。会宁县坚持不懈调结构、挖潜能,产业发展厚植新优势,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进会宁县大沟镇厍曲村。放眼望去,一排排塑料薄膜覆盖的大棚晶莹剔透,排列有序地矗立在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土地上。远远望去,颇有“十里连营”的架势。蔬菜大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大沟镇厍曲村蔬菜种植户韩永东说:这些年,靠着勤劳苦干,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种好蔬菜大棚这份“事业里”,自从种植大棚蔬菜,我们一年四季都能挣上钱。韩永东一家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近年来,会宁县立足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引企建园”工程,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为抓手,着力做强肉牛、肉羊、蔬菜等支柱产业,做大中药材、小杂粮、砂田瓜、亚麻等特色产业,改造提升老旧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发展绿色标准化、现代智能化设施生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成效显著、乡村产业发展成就卓然。

目前,全县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29万头、276万只、101万头、362万只。推动全县富民产业实现稳定达标增效,为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优化服务  营商环境筑巢引凤“自栖来”

“当地政府十分热情、高效的服务不仅让我们得到了实惠,还为项目的快速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近日,提起会宁县的营商环境,前来投资兴业的民营企业家纷纷赞不绝口。

2023年6月6日,会宁县召开全县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倾听意见建议,纾解企业难题。在推动重点工作和项目时,实施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从招商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储备、储备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快投产“六个维度”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切实营造亲商、扶商、重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同时,大力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以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过去的一年,会宁县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走出去、请进来”对接国家能源集团甘肃电力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上海汇甲实业等企业110家,成功签约烘焙工厂建设、“荣耀传承·胜利之光”中国会宁长征文化体验园、会宁红色文化旅游数字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据了解,2023年全年全县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个,签约额达到32.08亿元,到位资金28.4亿元,资金到位率88.5%,政企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夯固基石  项目建设擎起发展“硬脊梁”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

会宁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拓展招商领域、扩大招商规模、提升招商质量,形成了以招商的“一马当先”引领发展的“万马奔腾”。

从“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到“提着篮子去选菜”,会宁已经逐步形成了“按图索骥、靶向突破”的招商引资“链式模式”,而项目建设就是招商引资成果的充分展示和最好见证。

据了解,2023年会宁县全年谋划实施项目179个,1个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3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0%;22个市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7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3%。2023年乡村振兴示范点、引洮二期农业灌溉水源配套工程(刘寨、土门、草滩片区)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会师南北路市政管网提升改造等项目建成投用,祖厉河生态长廊清凉山—下河口段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

砥砺奋进的号角嘹亮,真抓实干的氛围正浓。一个个重点民生项目渐次铺展,一批批大型工程开工兴建,会宁县用项目建设的最强音喊出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铮铮誓言。

大道如虹踏歌行,筑梦路上再出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质量发展目标愈明、思路愈清。会宁县将以解放思想的闯劲、滴水穿石的韧劲、真抓实干的拼劲,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展现新气象,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会宁崭新篇章。


(会宁融媒记者 魏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