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在指尖绽放!会宁县博物馆这场活动“剪”出文化新年味!
2月10日,会宁县博物馆开展“巧手剪福娃,剪出文化中国年”主题社教活动,通过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广大青少年的假期文化生活,营造喜庆热烈、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会宁剪纸历史久远,风格独特,技法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早在2011年就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次活动中,非遗传承人在教学时别具匠心,融入了蛇年元素,创意十足。
国家级非遗项目《会宁剪纸》市级传承人 王新胜:今天在现场给小朋友们教了简单的福字,正好契合“巧手剪福娃,剪出文化中国年”的主题。今年是2025蛇年,所以我特意在福字里设计了两个蛇头,寓意巳巳如意;福字里面还融入了牡丹花纹,代表富贵吉祥;偏旁部分,我剪出四条鱼,象征年年有余;另外,还加了铜钱图案,希望咱们国家繁荣昌盛。目的是希望把会宁剪纸这个非遗项目传承到下一代。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在听取非遗传承人详细介绍剪纸艺术的悠久历史和风格特点,并演示了福字的制作步骤后,孩子们纷纷手持剪刀和红纸,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在他们的巧手下,一张张红纸逐渐变成一幅幅栩栩如生、喜庆生动的剪纸作品,让孩子们近距离领略了“指尖上的非遗”魅力。
学生 安奕萱:通过这次有趣的剪纸活动,让我学到了如何剪出漂亮的剪纸,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生 周墨涵:我觉得剪纸非常有趣,以前只在一些书籍上见过,今天真正剪了一回,剪了福字,我感觉非常有收获,非常开心。
会宁县博物馆讲解员 蔡萍:举办此次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们能够亲身参与,拿起剪刀,感受纸张在指尖的变化,从而深入了解剪纸这一传统技艺,领略其独特魅力。
(会宁融媒记者 李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