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14 10:25 来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说明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连接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当下与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要全面认识、科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国地方志;要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离不开中国地方志。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开中国地方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会支离破碎,甚至会断章断流。立足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深刻认识中国地方志的价值定位,准确把握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把中国地方志提升到应有高度、摆到应有位置,以充分发挥其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程中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作用。

一、深刻认识中国地方志的重要价值与作用

地方志,也称方志,古称地志、地记、图经等,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赓续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指出:“希腊的古代文化乃至近代英国,都没有留下与中国地方志相似的文献。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地方志。”

(一)中国地方志是历代先贤用汗水和心血汇聚成的文化瑰宝

中华民族一向注重记述、传承和借鉴历史,具有高度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古人讲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西汉司马迁《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中国地方志作为一种记录历史的独特书体,受到历代先贤的广泛重视。“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所以察民风、验土俗,使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甚重典也。”两千多年来,历代先贤前赴后继、殚精竭虑,探究人生的意义,丰富文化的内涵,参悟宇宙的真谛。他们把修志作为见用于时、实现自己理想的有为之事,即使“遑遑升斗,终岁奔驰”,仍忙于“志局应酬”,有的为修志甚至奉献出毕生精力。唐代贾耽、李吉甫,宋代乐史、李宗谔、王存、朱长文、范成大、马光祖,元代袁桷、王祯、于钦、杨维桢,明代黄仲昭、王鏊、康海、韩邦靖、冯梦龙、徐霞客,清代顾炎武、方苞、戴震、章学诚、钱大昕、洪亮吉,近现代缪荃孙、孙诒让、张謇、甘鹏云、王葆心、梁启超、寿鹏飞、张国淦、吴宗慈、黄炎培、余绍宋、柳亚子、金毓黻、黎锦熙、瞿宣颖、顾颉刚、谢国桢、朱士嘉、傅振伦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历代先贤笔耕不辍,为后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方志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旧志9000余种、10万余卷,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方志内容更是横陈百科,包罗万象,地理人文,体茂事备。既有全国性的总支,又有记述一地之省府州县志、镇村志、卫所志,还有衙署志、山水志、寺庙志、乡土志等,新方志更是衍生出部门志、专业志、专题志、事件志、图志等,几乎囊括了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方面面。《元和郡县图志》《括地志》《祥符州县图经》《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大元大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沙州图经》《西州图经》《吴郡图经续记》《澉水志》,以及淳熙《三山志》、至正《金陵新志》、正德《武功县志》、乾隆《永清县志》、光绪《顺天府志》、民国《龙游县志》、民国《川沙县志》等,都是传诸久远的精品典籍。

(二)中国地方志得到历代贤明当政者的珍爱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重视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是地方志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贤明当政者高度重视并亲自推动修志工作,注重发挥地方志励俗维风、信今传后的作用。

秦统一后,中央政府即利用各地纂辑之舆图地志,用于国家治理。两汉时期,郡国地志成为中央政府的征录之书。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地方志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定期编呈图经版籍制度。宋代沿袭了图经定期编修制度,北宋政府数次大规模诏修图志,对各地图经方志的编纂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最晚到南宋时期,地方上已有专门的修志机构,许多府州县都定期编纂方志。元代提倡和诏修一统志,以标榜天下一统。明代“编类天下州郡地理形势”,“诏天下府州县皆修志书”,数次大规模编修全国总志。清代多次诏编新志,并先后三次纂修《大清一统志》。民国时期,也三次颁布政令,倡导各地纂修地方志书,一些省份陆续成立通志局或通志馆,开始编修现代意义上的地方志。

重视编修地方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1941年,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要求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1942年,《陕甘宁边区县政府组织暂行条例》公布实施,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将修志工作写入政府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就提倡整理和编修地方志。1956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方案》提出“编写新的地方志”。同年,中国地方志小组成立,负责推动全国修志工作。改革开放后,地方志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1983年,中国地方志小组经中央书记处批准恢复活动,并更名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此后,各地普遍建立地方志工作机构,陆续启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文件,要求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2006年,国务院颁行《地方志工作条例》,标志着地方志进入依法修志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习近平同志具有浓厚的方志情怀,多次对地方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首都博物馆时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2015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发挥地方志在抗战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扶贫志编纂作出重要批示。经党中央、国务院也陆续下发文件,对地方志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对地方志事业作出全面顶层设计。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修史修志”。201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鼓励乡村史志修编”。

(三)中国地方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方志编修绵延千载,贵在史识,重在致用。古往今来,一代代方志人始终秉承“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理念,肩负记录传承历史、保存乡邦文献,挖掘历史智慧、引领时代风尚的职责使命,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启动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地方志工作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在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

存史作用更加彰显。“一邑之典章文物,皆系于志。”记录当代、传承历史是地方志最基本的功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兴起了第一次编修新方志的热潮。至1960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的530多个县开展修志工作,其中250多个县编纂出初稿。改革开放至今,全国先后完成两轮修志工作,编纂出版省市县三级志书1万余部,地方综合年鉴3万余部,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乡镇村志3万余部,整理旧志3600余部,编写规模庞大的地情资料书,形成了数以百亿字计的地方志成果群和地情资料库,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实现省、市、县三级志书和年鉴全覆盖,为传承优秀文化、延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

资政能力不断提升。“郡之有志,所以资政治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地方志工作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创新,贡献智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牵头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中国抗日战争志》、中国地方抗日战争志丛书,启动编纂扶贫志、全面小康志等重大专题志,举办南海主权与地方志论坛、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方志文化国际论坛等,发挥了地方志修志问道、信今传后的作用。

育人功能逐步增强。 “夫书契有五善:大道义,章法式,通古今,表功勋,而后旌贤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地方志系统深化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全方位打造方志文化教育阵地。建成国家方志馆以及黄河分馆、知青分馆,推进各级方志馆建设,健全完善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方志馆体系,不断丰富馆藏资源、提升展览展示水平,各级方志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顺应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潮流,开通中国国情网、中国地情网、中国方志网,建设国家数字方志馆和各级地情资料数据库,打造“方志中国”新媒体矩阵,拍摄影像方志、地情微视频,深入开展地方志书“六进”活动,全社会读志用志修志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科学把握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两千多年来,中国地方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是历代方志先贤前赴后继、不断探索,用汗水和心血汇聚成的方志文化集聚升华、繁荣发展的缩影。方志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滋养和历史底蕴。方志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为传承中华文脉、弘扬核心价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根同源、相融相通

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中国传统文化淬炼而出,是中国灿烂文明、悠久历史、辉煌文化数千年凝练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凭借其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生机盎然,代代相传。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0多个文明形态,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迹。中国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生相伴,是传承民族文脉,铸就这一奇迹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载体,支撑着中国几千年的发展绵延不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积极意义和历史作用的思想文化。中国地方志以志体的形式记录、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均有记述、代有传承。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实践,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

(二)中国方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中国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聚宝盆”,汇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地方志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记述方式和表现形式,是认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习近平同志指出:“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修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其意义,说通俗一点,就是使我们做一个明白人”。中国地方志横陈百科、包罗万象的广博内容和秉笔直书、彰往昭来的精神理念,使之成为一地一事一物之信史。通过中国地方志,可以更大程度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讲清楚、讲透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地方志科学发展的深厚基础和不竭资源。中华文化多元兼容的大一统观,中华文明富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优质基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本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变革思想,“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之道、“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和合智慧,“朝闻道,夕死可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追求真理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勇于斗争、不懈奋斗精神,“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等,无不展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和风范。这些既是历代地方志记述的重点,也为中国地方志提供了丰富的价值遵循和人文滋养。

(三)中国地方志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统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纵贯古今的中国地方志本身既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容纳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地方志承载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发挥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是治国理政的重要镜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的精神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世代传承积淀,又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绵延。如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思想上的“飞来峰”,是对传统文化“天下大同”理念的深度认同;“仁者爱人”不是古老的“怀旧体”,而是儒家思想对现实发展的深刻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继承和保护就是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时代精神、创新意识是中国地方志砥砺奋进、发展壮大的驱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地方志,和历朝历代修志相比,虽然在历史渊源上有继承关系,但从指导思想、方法手段到记述内容上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地方志更加贴近现实,志书的模式和种类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志书的内容进一步突出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体例结构也有显著的创新,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相结合的志书体例,从而使新编地方志更能从本质上反映社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新观点、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体现在中国地方志的方方面面,使中国地方志成为一门学问、一个学科、一项事业。

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任务。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以中国地方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更好地推动中国地方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忠实传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奋进新征程,中国地方志不仅要记录好新时代,更要讴歌好新时代、服务好新时代,充分展现中国地方志的价值与担当,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新风采。

(一)以志为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起来

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表现形式精彩纷呈。从地域上看,有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关东文化、草原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巴蜀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等地域文化。从表现形式上,有乡贤文化、中医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诗歌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体育文化等文化形态。中华文化各个门类都有丰富的内涵,以图腾文化为例,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志乘为一县之书,即古者一国之史也。”中国地方志记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形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智慧,保存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基因密码。要在志书中记载真正符合时代需求,有助民族复兴,得到人民认可的优秀文化,以志为鉴,信今传后,彰往察来,真正让中华文化立起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将通过举办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支持地域文化浓厚的地区举办分论坛,对地域文化、民族精神进行深入探讨,深刻阐释中国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系统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积极探索中国地方志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充分彰显中国地方志的文化价值,进一步凝聚中国精神、回应时代关切、满足人民需求,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让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以志为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博精深,孔子、老子、周敦颐、朱熹、王阳明等先贤承前启后,代代守护,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那些探究生命真谛,追寻生活本源,拨开思想迷雾,给人们以智慧启迪的传统文化,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优秀文化。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对于方志的功能前人简洁而准确地表述为“存史、资治、教化”,方志保存的是“一方之全史”,大量的宝贵史料可以为后人提供镜鉴。新时代,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坚守修志为用,积极利用海量地方志成果群为党委政府提供科学决策参考,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历史智慧和现实依据。可以说,方志中蕴藏的资源,足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中发挥地方志应有的作用。

目前社会公众对地方志功用的认识还不够,在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时代,地方志要走近社会大众,走进千家万户,不断拓展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主动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把地方志资源盘活,把蕴藏于地方志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激发出来,把地方志作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平台,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起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将通过举办全国地方志成果展,着力展示地方志事业特别是第二轮修志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志书传承中华文明、传播中华文化,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以志为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

地方志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好地方志这一载体,发挥好地方志的功能,忠实记录当代,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赓续中华文脉,是地方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高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实施一系列新时代文化记忆传承工程。编纂扶贫志、全面小康志,是党中央交给全国地方志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地方志工作者服务新时代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地方志系统的重点工作。通过客观记录和真实笔触,描绘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奋斗历程和壮举,向世人展示第一个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传承下去。稳步推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志、中国传统村落志、中国名镇名村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志系列丛书编纂工程,用志书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留住乡愁记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从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地传承下去、传播开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中国地方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是时代赋予地方志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智慧,萃取思想精华,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承弘扬下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 | 作者:会宁县人民政府
日期: 2023-07-14 | 阅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说明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连接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当下与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要全面认识、科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国地方志;要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离不开中国地方志。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开中国地方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会支离破碎,甚至会断章断流。立足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深刻认识中国地方志的价值定位,准确把握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把中国地方志提升到应有高度、摆到应有位置,以充分发挥其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程中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作用。

一、深刻认识中国地方志的重要价值与作用

地方志,也称方志,古称地志、地记、图经等,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赓续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指出:“希腊的古代文化乃至近代英国,都没有留下与中国地方志相似的文献。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地方志。”

(一)中国地方志是历代先贤用汗水和心血汇聚成的文化瑰宝

中华民族一向注重记述、传承和借鉴历史,具有高度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古人讲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西汉司马迁《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中国地方志作为一种记录历史的独特书体,受到历代先贤的广泛重视。“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所以察民风、验土俗,使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甚重典也。”两千多年来,历代先贤前赴后继、殚精竭虑,探究人生的意义,丰富文化的内涵,参悟宇宙的真谛。他们把修志作为见用于时、实现自己理想的有为之事,即使“遑遑升斗,终岁奔驰”,仍忙于“志局应酬”,有的为修志甚至奉献出毕生精力。唐代贾耽、李吉甫,宋代乐史、李宗谔、王存、朱长文、范成大、马光祖,元代袁桷、王祯、于钦、杨维桢,明代黄仲昭、王鏊、康海、韩邦靖、冯梦龙、徐霞客,清代顾炎武、方苞、戴震、章学诚、钱大昕、洪亮吉,近现代缪荃孙、孙诒让、张謇、甘鹏云、王葆心、梁启超、寿鹏飞、张国淦、吴宗慈、黄炎培、余绍宋、柳亚子、金毓黻、黎锦熙、瞿宣颖、顾颉刚、谢国桢、朱士嘉、傅振伦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历代先贤笔耕不辍,为后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方志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旧志9000余种、10万余卷,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方志内容更是横陈百科,包罗万象,地理人文,体茂事备。既有全国性的总支,又有记述一地之省府州县志、镇村志、卫所志,还有衙署志、山水志、寺庙志、乡土志等,新方志更是衍生出部门志、专业志、专题志、事件志、图志等,几乎囊括了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方面面。《元和郡县图志》《括地志》《祥符州县图经》《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大元大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沙州图经》《西州图经》《吴郡图经续记》《澉水志》,以及淳熙《三山志》、至正《金陵新志》、正德《武功县志》、乾隆《永清县志》、光绪《顺天府志》、民国《龙游县志》、民国《川沙县志》等,都是传诸久远的精品典籍。

(二)中国地方志得到历代贤明当政者的珍爱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重视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是地方志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贤明当政者高度重视并亲自推动修志工作,注重发挥地方志励俗维风、信今传后的作用。

秦统一后,中央政府即利用各地纂辑之舆图地志,用于国家治理。两汉时期,郡国地志成为中央政府的征录之书。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地方志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定期编呈图经版籍制度。宋代沿袭了图经定期编修制度,北宋政府数次大规模诏修图志,对各地图经方志的编纂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最晚到南宋时期,地方上已有专门的修志机构,许多府州县都定期编纂方志。元代提倡和诏修一统志,以标榜天下一统。明代“编类天下州郡地理形势”,“诏天下府州县皆修志书”,数次大规模编修全国总志。清代多次诏编新志,并先后三次纂修《大清一统志》。民国时期,也三次颁布政令,倡导各地纂修地方志书,一些省份陆续成立通志局或通志馆,开始编修现代意义上的地方志。

重视编修地方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1941年,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要求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1942年,《陕甘宁边区县政府组织暂行条例》公布实施,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将修志工作写入政府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就提倡整理和编修地方志。1956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方案》提出“编写新的地方志”。同年,中国地方志小组成立,负责推动全国修志工作。改革开放后,地方志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1983年,中国地方志小组经中央书记处批准恢复活动,并更名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此后,各地普遍建立地方志工作机构,陆续启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文件,要求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2006年,国务院颁行《地方志工作条例》,标志着地方志进入依法修志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习近平同志具有浓厚的方志情怀,多次对地方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首都博物馆时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2015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发挥地方志在抗战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扶贫志编纂作出重要批示。经党中央、国务院也陆续下发文件,对地方志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对地方志事业作出全面顶层设计。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修史修志”。201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鼓励乡村史志修编”。

(三)中国地方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方志编修绵延千载,贵在史识,重在致用。古往今来,一代代方志人始终秉承“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理念,肩负记录传承历史、保存乡邦文献,挖掘历史智慧、引领时代风尚的职责使命,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启动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地方志工作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在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

存史作用更加彰显。“一邑之典章文物,皆系于志。”记录当代、传承历史是地方志最基本的功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兴起了第一次编修新方志的热潮。至1960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的530多个县开展修志工作,其中250多个县编纂出初稿。改革开放至今,全国先后完成两轮修志工作,编纂出版省市县三级志书1万余部,地方综合年鉴3万余部,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乡镇村志3万余部,整理旧志3600余部,编写规模庞大的地情资料书,形成了数以百亿字计的地方志成果群和地情资料库,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实现省、市、县三级志书和年鉴全覆盖,为传承优秀文化、延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

资政能力不断提升。“郡之有志,所以资政治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地方志工作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创新,贡献智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牵头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中国抗日战争志》、中国地方抗日战争志丛书,启动编纂扶贫志、全面小康志等重大专题志,举办南海主权与地方志论坛、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方志文化国际论坛等,发挥了地方志修志问道、信今传后的作用。

育人功能逐步增强。 “夫书契有五善:大道义,章法式,通古今,表功勋,而后旌贤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地方志系统深化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全方位打造方志文化教育阵地。建成国家方志馆以及黄河分馆、知青分馆,推进各级方志馆建设,健全完善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方志馆体系,不断丰富馆藏资源、提升展览展示水平,各级方志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顺应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潮流,开通中国国情网、中国地情网、中国方志网,建设国家数字方志馆和各级地情资料数据库,打造“方志中国”新媒体矩阵,拍摄影像方志、地情微视频,深入开展地方志书“六进”活动,全社会读志用志修志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科学把握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两千多年来,中国地方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是历代方志先贤前赴后继、不断探索,用汗水和心血汇聚成的方志文化集聚升华、繁荣发展的缩影。方志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滋养和历史底蕴。方志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为传承中华文脉、弘扬核心价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根同源、相融相通

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中国传统文化淬炼而出,是中国灿烂文明、悠久历史、辉煌文化数千年凝练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凭借其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生机盎然,代代相传。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0多个文明形态,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迹。中国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生相伴,是传承民族文脉,铸就这一奇迹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载体,支撑着中国几千年的发展绵延不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积极意义和历史作用的思想文化。中国地方志以志体的形式记录、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均有记述、代有传承。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实践,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

(二)中国方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中国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聚宝盆”,汇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地方志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记述方式和表现形式,是认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习近平同志指出:“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修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其意义,说通俗一点,就是使我们做一个明白人”。中国地方志横陈百科、包罗万象的广博内容和秉笔直书、彰往昭来的精神理念,使之成为一地一事一物之信史。通过中国地方志,可以更大程度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讲清楚、讲透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地方志科学发展的深厚基础和不竭资源。中华文化多元兼容的大一统观,中华文明富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优质基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本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变革思想,“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之道、“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和合智慧,“朝闻道,夕死可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追求真理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勇于斗争、不懈奋斗精神,“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等,无不展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和风范。这些既是历代地方志记述的重点,也为中国地方志提供了丰富的价值遵循和人文滋养。

(三)中国地方志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统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纵贯古今的中国地方志本身既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容纳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地方志承载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发挥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是治国理政的重要镜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的精神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世代传承积淀,又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绵延。如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思想上的“飞来峰”,是对传统文化“天下大同”理念的深度认同;“仁者爱人”不是古老的“怀旧体”,而是儒家思想对现实发展的深刻启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继承和保护就是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时代精神、创新意识是中国地方志砥砺奋进、发展壮大的驱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地方志,和历朝历代修志相比,虽然在历史渊源上有继承关系,但从指导思想、方法手段到记述内容上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地方志更加贴近现实,志书的模式和种类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志书的内容进一步突出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体例结构也有显著的创新,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相结合的志书体例,从而使新编地方志更能从本质上反映社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新观点、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体现在中国地方志的方方面面,使中国地方志成为一门学问、一个学科、一项事业。

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任务。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以中国地方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更好地推动中国地方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忠实传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奋进新征程,中国地方志不仅要记录好新时代,更要讴歌好新时代、服务好新时代,充分展现中国地方志的价值与担当,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新风采。

(一)以志为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起来

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表现形式精彩纷呈。从地域上看,有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关东文化、草原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巴蜀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等地域文化。从表现形式上,有乡贤文化、中医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诗歌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体育文化等文化形态。中华文化各个门类都有丰富的内涵,以图腾文化为例,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志乘为一县之书,即古者一国之史也。”中国地方志记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形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智慧,保存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基因密码。要在志书中记载真正符合时代需求,有助民族复兴,得到人民认可的优秀文化,以志为鉴,信今传后,彰往察来,真正让中华文化立起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将通过举办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支持地域文化浓厚的地区举办分论坛,对地域文化、民族精神进行深入探讨,深刻阐释中国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系统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积极探索中国地方志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充分彰显中国地方志的文化价值,进一步凝聚中国精神、回应时代关切、满足人民需求,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让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以志为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博精深,孔子、老子、周敦颐、朱熹、王阳明等先贤承前启后,代代守护,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那些探究生命真谛,追寻生活本源,拨开思想迷雾,给人们以智慧启迪的传统文化,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优秀文化。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对于方志的功能前人简洁而准确地表述为“存史、资治、教化”,方志保存的是“一方之全史”,大量的宝贵史料可以为后人提供镜鉴。新时代,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坚守修志为用,积极利用海量地方志成果群为党委政府提供科学决策参考,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历史智慧和现实依据。可以说,方志中蕴藏的资源,足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中发挥地方志应有的作用。

目前社会公众对地方志功用的认识还不够,在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时代,地方志要走近社会大众,走进千家万户,不断拓展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主动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把地方志资源盘活,把蕴藏于地方志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激发出来,把地方志作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平台,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起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将通过举办全国地方志成果展,着力展示地方志事业特别是第二轮修志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志书传承中华文明、传播中华文化,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以志为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

地方志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好地方志这一载体,发挥好地方志的功能,忠实记录当代,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赓续中华文脉,是地方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高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实施一系列新时代文化记忆传承工程。编纂扶贫志、全面小康志,是党中央交给全国地方志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地方志工作者服务新时代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地方志系统的重点工作。通过客观记录和真实笔触,描绘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奋斗历程和壮举,向世人展示第一个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传承下去。稳步推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志、中国传统村落志、中国名镇名村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志系列丛书编纂工程,用志书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留住乡愁记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从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地传承下去、传播开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中国地方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是时代赋予地方志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智慧,萃取思想精华,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承弘扬下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