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出致富路上好风光 ——会宁小杂粮产业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3-10-23 10:27 来源:新白银

近年来,会宁县依托区位优势,大力推行小杂粮种植,发展特色产业,打响了“会宁小杂粮”品牌。同时,通过“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杂粮产业发展模式,聚焦小杂粮全产业链,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群众出力的增收致富发展路子。

会宁县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针对小杂粮系统研究少、品种更新慢、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低而不稳的现状,加快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重点推广适宜加工需求、丰产性好、品质优良的品种。不断加强小杂粮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制定绿色小杂粮食品生产规程,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把小杂粮种植与撂荒地整治、轮作倒茬、托管服务等项目相结合,集成推广一膜多年精量穴播栽培、全膜覆土穴播、间作套种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由传统的粗放管理方式向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转变,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种植效益。同时,进一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更新设备,优化加工工艺,注重产品包装,提高科技含量,实现支柱产业跨越式发展。

会宁县从全产业链的种植、加工转化、销售流通、品牌创建、主体培育等环节制定了小杂粮产业奖补政策,对常住农户、链主企业进行奖补,充分带动了当地农户及企业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了优质无公害绿色小杂粮生产基地、中国小杂粮之乡市场,持续发展订单农业,以销促产、以产带销,循环发展,使“会宁小杂粮”产业开发呈现出优质高产高效的发展趋势,促进了“会宁小杂粮”产业化发展进程。

目前,“会宁县小杂粮”加工企业有18家,其中小杂粮加工11家、胡麻油加工7家,组建小杂粮合作社147家。

近两年,“会宁小杂粮”销售也搭上了电商快车,以甘肃骏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京东、淘宝、陇惠商城、快手和抖音等平台,将“会宁小杂粮”推广到全国各地。在会宁县电商馆内,每天最高发货量达500件,2022年电商销售额超过1亿元。

会宁县还积极借助“中国小杂粮之乡”“会宁小杂粮”“甘味”区域公用品牌等品牌优势,大力宣传“会宁小杂粮”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市场前景和产品开发优势,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其中“甘味”区域公用品牌“会宁小杂粮”宣传片在央视播放,“香泰乐”胡麻油、“发滋瑞”小杂粮、“甜聚源”小杂粮、“桂馥堂”牌小杂粮被评为“甘味”企业商标品牌;“荞梓育”苦荞茶、“发滋瑞”良谷米等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据了解,2022年度,会宁县种植小杂粮30.3万亩,平均亩产120千克,总产量达到3.64万吨,产值达10亿元;种植胡麻15.5万亩,平均亩产75千克,总产量达到1.16万吨,产值达到3.58亿元。“会宁小杂粮”真正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会师大地的群众,用勤劳的双手种出了美好的未来,种出了致富路上的一片好风光。( 展嘉楠 王磊)

种出致富路上好风光 ——会宁小杂粮产业发展纪实

来源:新白银 | 作者:姚虎栋
日期: 2023-10-23 | 阅读:

近年来,会宁县依托区位优势,大力推行小杂粮种植,发展特色产业,打响了“会宁小杂粮”品牌。同时,通过“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杂粮产业发展模式,聚焦小杂粮全产业链,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群众出力的增收致富发展路子。

会宁县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针对小杂粮系统研究少、品种更新慢、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低而不稳的现状,加快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重点推广适宜加工需求、丰产性好、品质优良的品种。不断加强小杂粮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制定绿色小杂粮食品生产规程,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把小杂粮种植与撂荒地整治、轮作倒茬、托管服务等项目相结合,集成推广一膜多年精量穴播栽培、全膜覆土穴播、间作套种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由传统的粗放管理方式向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转变,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种植效益。同时,进一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更新设备,优化加工工艺,注重产品包装,提高科技含量,实现支柱产业跨越式发展。

会宁县从全产业链的种植、加工转化、销售流通、品牌创建、主体培育等环节制定了小杂粮产业奖补政策,对常住农户、链主企业进行奖补,充分带动了当地农户及企业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了优质无公害绿色小杂粮生产基地、中国小杂粮之乡市场,持续发展订单农业,以销促产、以产带销,循环发展,使“会宁小杂粮”产业开发呈现出优质高产高效的发展趋势,促进了“会宁小杂粮”产业化发展进程。

目前,“会宁县小杂粮”加工企业有18家,其中小杂粮加工11家、胡麻油加工7家,组建小杂粮合作社147家。

近两年,“会宁小杂粮”销售也搭上了电商快车,以甘肃骏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京东、淘宝、陇惠商城、快手和抖音等平台,将“会宁小杂粮”推广到全国各地。在会宁县电商馆内,每天最高发货量达500件,2022年电商销售额超过1亿元。

会宁县还积极借助“中国小杂粮之乡”“会宁小杂粮”“甘味”区域公用品牌等品牌优势,大力宣传“会宁小杂粮”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市场前景和产品开发优势,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其中“甘味”区域公用品牌“会宁小杂粮”宣传片在央视播放,“香泰乐”胡麻油、“发滋瑞”小杂粮、“甜聚源”小杂粮、“桂馥堂”牌小杂粮被评为“甘味”企业商标品牌;“荞梓育”苦荞茶、“发滋瑞”良谷米等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据了解,2022年度,会宁县种植小杂粮30.3万亩,平均亩产120千克,总产量达到3.64万吨,产值达10亿元;种植胡麻15.5万亩,平均亩产75千克,总产量达到1.16万吨,产值达到3.58亿元。“会宁小杂粮”真正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会师大地的群众,用勤劳的双手种出了美好的未来,种出了致富路上的一片好风光。( 展嘉楠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