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公示
标题 |
以红色征程,铸奔跑史诗,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
办件状态 | 处理完毕 |
留言时间 | 2025-07-26 | 留言人 | c* |
留言内容 |
全文论述总共8000多字,这里粘贴不完,回复能否给出一个邮箱?谢谢 ——关于设立“飞夺泸定桥·追光之路”全国性长跑赛事的倡议 一、文化自觉:重构奔跑叙事的精神坐标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下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愈发频繁,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与弘扬本土文化,成为我们亟待思考与践行的关键命题。 2025 年第 8 期《求是》杂志,习近平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一文中着重强调:“文化强国之‘强’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要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1]。”这一重要指示,犹如一盏明灯,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环顾当下,诸多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其中跑步文化领域的现状就尤为引人注目。 1.1 本土红色基因的当代缺席 目前,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跑步比赛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态势,其数量多如牛毛。然而,这一源自西方文化的赛事,追根溯源是基于所谓两千多年前古希腊“马拉松战役”的故事。 但回顾我们自身的历史,那些波澜壮阔、壮怀激烈的征程,其光芒远远盖过这一西方故事。红军战士们昼夜奔袭240里飞夺泸定桥,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用坚定的脚步撕裂敌人的天堑封锁;志愿军战士们14小时穿插145里抢占三所里,凭借钢铁般的双腿截断敌军命脉。这些绝非单纯的竞速行为,而是由顽强血性与非凡智慧共同铸就的战争奇迹,是集体信念突破身体极限的东方叙事,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却被排除在运动文化定义之外。同样,作为中国革命武装斗争起点的南昌,其蕴含的敢为人先、武装反抗的革命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智慧和革命勇气的集中体现。南昌起义在最危急关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这一“起点”本身,就是打破枷锁、开辟新路的壮丽史诗。然而,这些由集体智慧铸就、深刻塑造中国命运的精神坐标与历史叙事,却在以西方文化‘马拉松’为代表的现代跑步文化符号体系中难觅踪影。这种符号选择本质上是西方文化霸权在体育领域的隐性殖民,对国家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
受理回复
回复时间 | 2025-07-31 | 回复单位 | **用户 |
办件编号 | SJXXHNX2025072600001 | ||
回复内容 |
网友: 您好!7月19日,您在会宁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留言,提出设立“飞夺泸定桥·追光之路”全国性长跑赛事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提出关于以全国性长跑赛事助推会宁“红色征程,铸奔跑史诗”建设、助力文化强国的宝贵倡议,您的建议与我县传承红色文化、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思路高度契合,我们对此深表重视。会宁县作为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圣地,“红色”是精神底色,“奔跑”是奋进象征—当年红军用双脚丈量长征路,如今我们以奔跑传承初心。您提出的全国性长跑赛事倡议,既贴合会宁“红色征程”的历史脉络,又能通过体育赛事让红色精神更广泛传播,对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我县已结合红色文化举办过地方性长跑活动,积累了一定经验。针对您的倡议,我们将认真研究以下方向:进一步论证赛事可行性,结合会宁红色遗址分布、交通承载能力等,规划兼具历史厚重感与参与体验感的赛道;探索“红色赛事+文化传播”模式,在赛事中融入红色故事讲解、文创展示等环节,让参赛者在奔跑中感悟长征精神;积极向上级体育、文旅部门汇报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同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推动赛事向全国性规模发展。 我们将充分吸纳各界智慧,若赛事方案逐步成熟,将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布。再次感谢您对会宁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期待您继续为我们提供宝贵建议!联系电话 0943-3221936 会宁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5年7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