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6204227458732362/2025-00031 生成日期: 2024-08-26
文       号: 关键字: 地膜,回收,农业,乡镇,镇
所属机构: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机构:
关于2024年会宁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实施方案的公示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08-26 08:39
浏览次数:

关于2024年会宁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实施方案的公示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的部署要求,系统解决传统地膜回收难、替代成本高等问题,提高全县废旧地膜残留污染防治水平,全面完成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任务,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县域的基本情况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千米,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38个社区,208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8.0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5.75万人,是甘肃人口和地域大县。平均海拔2025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 小时、平均气温8.1℃,年平均降雨量437毫米、蒸发量1800mm以上,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期,光照充足,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全省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农作物主产区。目前,全县共有耕地343.43多万亩,种植全膜玉米90.67万亩、黑膜马铃薯88.44万亩、小麦40.0462万亩、小杂粮5.18万亩、油料作物16.0121万亩,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18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是“中国肉羊之乡”“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亚麻籽之乡”。1986年被列为国扶贫困县,2002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被列为陕甘宁革命老区县,2019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2021年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22年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二)地膜覆盖应用与回收利用状况2023年,在全县28个乡镇推广种植全膜玉米90.62万亩,推广种植黑膜马铃薯89.1619万亩。地膜使用量15079吨,回收量12690.5吨,处置率达到84.16%。蔬菜大棚棚膜覆盖面2万亩,棚膜用量近1068吨,回收量约为1034吨左右,处置率达到96.82%。地膜残留量近几年平均数为1.44公斤,覆膜年限90%以上是一年一次,近年来通过建设废旧农膜回收网点、专业化回收组织等措施,坚持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有效促进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和循环农业产业发展,确保耕地和粮食安全。

(三)地膜生产和再利用情况全县已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28个,培育专业化回收合作社13家,补贴废旧农膜回收及回收加工企业6家,通过项目带动,2023年农膜回收量约1.2万吨,回收再利用量约1.1万吨,当年废旧农膜处置率达到84.16%。有效解决废旧农膜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探索出了一条田间回收有网络,废膜加工有设备,回收利用有龙头,市场营销有平台的农膜循环利用模式。

二、基础条件

(一)县域内地膜回收利用体系情况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市场运作、群众自觉参与、农膜循环利用” 的思路和“有人员、有场所、有标识、有台账、有机制”的要求,在全县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28个,培育专业化回收合作社13家,流动贩子20多个,形成乡、村、社三级废旧农膜回收网络建设体系,和县域内全覆盖的废旧农膜回收网络体系,打造了“源头减量替代、农户主动捡拾、贩子积极回收、企业应收尽收”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成熟模式。全县废旧农膜回收点和流动贩子年回收量占总回收量的70%,基本实现了“多点回收、统一回收、全量再利用”。

(二)县域内地膜监测统计情况2018年以来,在县域覆膜的28个乡镇,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按照省级统一标准建设20个地膜残留量定位监测采样点,通过检测发现,耕地耕层地膜残留量并没有在历年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减少,虽然每年采样的地块相同,但点位不同,特别是地块中央和边缘差别相当大,其中:2018年1.57g/㎡,2019年2.13g/㎡,2020年2.07g/㎡ ,2021年2.18g/㎡ ,2022年2.82g/㎡ ,2023年1.84g/㎡。

(三)地膜回收工作基本情况和建设成效坚持观念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注重实效的原则,实行了政府资金支持、企业为主、回收网点支撑、农户助力的建设机制,回收网点示范效果明显,加工企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全县废旧地膜回收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地膜“白色视觉污染”已明显改善,农户满意度大幅提升。清洁了农村人居生活、生产环境,贯彻了绿色发展理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三、项目实施必要性 

会宁县每年地膜铺设面积超过100万亩,2023年地膜使用量约为1.5万吨,废旧地膜产生量多,捡拾成本高,受近几年疫情影响,企业回收加工亏损,严重影响回收企业加工的积极性。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可大量减少废旧地膜产生,能有力提升土壤环境保护。地膜覆盖的明显效果之一是提高土壤温度。其次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的生长等功效,还能减少各种病害的发生。但大量残留在土壤及地表的地膜对人居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地膜用量的不断增加,残留量必将持续增加。“白色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残留地膜在土壤中可存在上百年不分解,导致土壤水分含量下降,减弱耕地的抗旱保墒能力,降低土壤肥力水平,阻碍根系的伸展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导致减产。因此,推广使用加厚高标准地膜,不仅可以减少残膜污染,在废旧地膜回收时,降低地膜捡拾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同时也提高废旧地膜的回收处置率。

四、目标和任务计划

(一)目标任务2024年计划在全县28个乡镇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100万亩,废旧地膜处置率达到85%以上。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完成2024年秋覆膜玉米50万亩和2025年马铃薯顶凌覆膜50万亩。推广使用地膜厚度不小于0.015mm,产品指标应不低于《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中I类耐老化地膜要求。各乡镇通过大户示范、宣传动员、集中推进等措施,引导地膜使用者正确认识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带来的有利作用,提高农民和新型农业主体选用加厚高强度地膜的积极性,确保完成全县加厚高强度地膜玉米和马铃薯100万亩的推广任务。同时要强化地膜产品源头控制,提高地膜使用后物理强度,降低回收难度,减少农田残留地膜造成的土壤污染。(分解任务详见附件1)

加厚高强度地膜性能指标

厚度(mm)

拉伸负荷

(纵、向)/N

断裂标称 应变(纵、横向)/%

直角撕裂负荷(纵、横向)/N

有效覆 盖时间 (天)

其他指标

≥0.015

≥2.5

≥350

≥1.2

≥360

规定使用周期结束时 纵向断裂标称应变保 留率应不小于50%; 其他指标不于GB 13735-2017国家标准中I类耐老化地膜有关要求 。

(二)回收方式和回收主体。按照农业农村部“一控两减三基本”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目标和省市提高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的要求,各乡镇和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要加大配合力度,落实包片回收责任制,在投放采购新地膜时,组织中标地膜生产企业和县内废旧地膜加工企业,通过废旧农膜回收网点、流动商贩及种植大户收集废旧地膜,再到加工企业集中处理。县内废旧地膜加工企业要不低于市场价回收废旧地膜,并建立回收台账。

五、补助标准和推广机制

(一)资金安排。根据省财政厅《下达2024年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补助资金的通知》(甘农财〔2024〕33号)、《会宁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24年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补助资金的通知》(会财农发〔2024〕29号)文件精神,下达会宁县2024年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3000万元(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100万亩,每亩补助30元),因招标差价,结余资金全部用于加厚地膜示范推广宣传、督察验收工作经费和地膜厚度测量仪器购置等。

(二)补助标准。计划招标采购加厚高强度地膜数量≥2300吨,推动种植户自行购买加厚高强度地膜≥4600吨。加厚高强度地膜厚度在0.015 毫米以上,每亩用量10公斤左右,补贴方式采取“买2卷补1卷”的方式,即种植户每自主购买加厚高强度地膜20公斤,项目补贴10公斤,要重点扶持规模化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以覆膜农作物玉米、马铃薯为主进行补贴。农户自行购买加厚地膜质量及铺设由乡镇负责监管,确保地膜厚度≥0.015毫米以上,并对铺设面积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好台账。铺膜完成后,乡镇组织自验,并对自验结果以正式文件上报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进行县级抽验。

(三)资金拨付。加厚地膜采购完成后,中标单位要立即组织人员、车辆,按照《会宁县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试点工作任务面积分解表》计算的地膜吨数,将采购地膜及时运送到乡镇,乡镇要安排专人对地膜数量进行清点,对地膜厚度进行抽验,对地膜厚度达不到要求或地膜外面没有标注“政府补助地膜,严禁倒买倒卖”字样等验收不合格的,不予接受。对验收合格的,乡镇人民政府每一车开具一张加厚地膜接受便函,便函上要注明拉运车辆牌号、司机信息、地膜数量、接受时间、接受地点、接收人等。中标单位拿乡镇便函到县农业农村局报账拨付资金,资金分2次拨付,第1次是2024年12月20日前,第2次是2025年4月20日前。各乡镇收到加厚地膜后,要第一时间分解到村到户,并按要求和规定的表格造册登记。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上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和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各乡镇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推进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工作有序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担任,具体组织项目实施及开展日常督查、检查和资金报账拨付等工作。县农业农村局的职责是负责加厚地膜招标采购和运输到乡镇;各乡镇的职责是负责本辖区内到户地膜的发放,农户自行采购加厚地膜任务的落实及铺膜面积的核实,同时要按要求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做好辖区内铺膜自验工作,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做好县级抽验。

(二)强化资金使用。项目资金使用要严格遵守中央财政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不得违规使用,防范和严惩套取、骗取项目资金的行为。要及时完成招标采购,项目资金支出要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审核,对需要公示的事项及时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开展项目资金支出调度,按月报送支出情况。定期向省级农业和财政部门报送资金使用进度。

(三)完善工作举措。严把政府补助地膜招标关,对中标企业供应的地膜,要及时抽检,抽检结果不合格的,立即通知中标企业进行停运整改,并严肃追究供膜中标企业违约责任;各乡镇要严防严查倒买倒卖政府补助地膜的行为,政府补助地膜要在每卷外包装上要醒目标注“政府补助地膜,严禁倒买倒卖”等字样,保证完成本乡镇加厚地膜推广面积;深入开展地膜市场联合执法力度,定期开展加厚地膜质量抽验,对县内销售非标和厚度小于0.015毫米的企业、销售网点要加大处罚力度,杜绝销售不合格地膜;加大县城内废旧地膜的回收力度,健全地膜回收网络体系,提高辖区内废旧地膜回收处置率。

(四)做好宣传引导。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全方位地开展“白色污染”治理宣传教育活动,激发调动农民群众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发放明白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相关政策和先进典型,着力增强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七、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可以充分治理全县的废旧地膜污染。一是通过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并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农业地区地膜生产、销售、回收、造粒、再加工的产业链,为同类地区起到示范推广作用。二是通过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改变“白色污染”现状,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当地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性发展。三是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增强当地群众环保意识,普及地膜回收技术,通过利用先进机械收集的方式,提高废旧地膜处置率,改善当地土壤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二)经济效益。由于残膜影响,破坏了土壤理化性状,必然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凡留有残膜的土壤,阻止根系串通,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在作物株间施肥时,有大块残膜隔离则隔肥,影响肥效,致使产量下降。通过推广加厚地膜的使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减少了因地膜破损严重污染环境问题,节约人工捡拾成本,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效益。地膜铺设是以提高旱作农业生产力为目的,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产出大幅度增长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任务。通过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增加当地回收利用废旧地膜的能力,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

附件:1.会宁县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试点工作任务面积分解表

3.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采购地膜发放到户花名

4.2024年会宁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进度统计表(样表)

附件1

会宁县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试点工作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李德聪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李学峰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柴晓明  县财政局局长

成  员:陈  勇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王冬梅  县财政局副局长

尚学森  县农业环保站副站长

王  玺  会师镇副镇长

李永吉  郭城驿镇副镇长

杜泽宏  河畔镇副镇长

梁彦荣  头寨子镇副镇长

姜尚祖  甘沟驿镇副镇长

庞甲林  太平店镇副镇长

马  陆  丁家沟镇副镇长

朱旺利  中川镇副镇长

柴晓丽  新添堡乡副乡长

何相弘  党家岘乡副乡长

武国强  杨崖集镇副镇长

张学强  老君坡镇副镇长

王  信  翟家所镇副镇长

蔺  姗  柴家门镇副镇长

吴  岩  八里湾乡副乡长

葛丽君  韩家集镇副镇长

梁恩茂  大沟镇副镇长

武万龙  四房吴镇副镇长

成  年  汉家岔镇副镇长

张  桤  新塬镇党委副书记

杨克义  刘家寨子镇副镇长

蒋晓燕  白草塬镇副镇长

赵学军  新庄镇财政所所长

赵登华  侯家川镇副镇长

巩望军  平头川镇副镇长

陈安栋  土门岘镇副镇长

王  信  草滩镇副镇长

马  振  土高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李学峰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协调地膜科学使用试点项目日常工作并牵头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成员若有变动,由接任相应职务的人员替补,不另行文。

附件2

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试点项目任务分解表

乡镇名称

种植面积(万亩)

地膜数量(吨)

备注

丁家沟镇

4.25

88.86

中川镇

3

77

新添堡乡

3.7

85.25

侯家川镇

2.55

62.71

党家岘乡

2.5

30.33

杨崖集镇

3.3

43.38

老君坡镇

4

102.06

太平店镇

2.95

62.33

翟家所镇

4

93.42

八里湾乡

3.95

84.21

会师镇

3.4

151

柴家门镇

2.85

77.26

平头川镇

3.45

83.48

韩家集镇

3.8

97.79

大沟镇

5.2

118.52

四房吴镇

4.65

112.20

甘沟驿镇

3.3

114.25

新塬镇

3.55

86.77

刘家寨子镇

4.3

76.91

土门岘镇

2.85

72.06

草滩镇

3.5

84.93

土高山乡

3.55

111.93

汉家岔镇

5.2

118.85

头寨子镇

3.9

135.37

新庄镇

3.35

78.15

白草塬镇

2.775

102.61

河畔镇

2.85

110.29

郭城驿镇

3.325

130.46

合  计

100

附件3

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采购地膜发放到户花名

乡镇     村(盖章)                                                    单位:亩、公斤

序号

户主姓名

身份证号

电话号码

玉米种植面积

发放

白膜

自购

白膜

马铃薯种植面积

发放黑膜

自购

黑膜

签字

盖章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乡镇主要负责人:                填报人:             联系电话:             手机:

附件4

2024年会宁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进度统计表(样表)

统计单位:                                                          单位:亩、吨

乡镇

总任务

进展情况

到位地膜

上报人

联系电话

任务

上报面积

占任务%

试点地膜

自行采购地膜

玉米

马铃薯

小计

八里湾乡

白草塬镇

草滩镇

柴家门镇

大沟镇

党家岘乡

丁家沟镇

甘沟驿镇

郭城驿镇

韩家集镇

汉家岔镇

河畔镇

侯家川镇

会师镇

老君坡镇

刘寨镇

平头川镇

四房吴镇

太平店镇

头寨子镇

土高山乡

土门岘镇

新添堡乡

新塬镇

新庄镇

杨崖集镇

翟家所镇

中川镇

合  计

1000000

注:从2024年10月份开始,每月10日、20日、30日上报进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