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好典型】王晓娟:让“家乡的味道”飘香万里
来源: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 日期:2022-05-17 00:00:00 | 阅读: 639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王晓娟出生在会宁县河畔镇的一个农村家庭,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她的童年记忆便是一直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将一盘盘美味的腌缸肉端上村里流动酒席的桌上。正是因为从小吃惯了最正宗最地道的腌缸肉,所以在外打工的那几年,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让会宁腌缸肉实现商品化、品牌化,成为会宁一个“拿得出手”的品牌。于是她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最引以为豪的“折腾”。
会宁刘寨佳源食品加工坊负责人 王晓娟:
在外地打工的几年特别想念家乡的腌缸肉,自己就在网上买了几箱,但是总觉得跟家里的味道相差太远了。后来,就产生了一个回家创业的想法,想着把家里的那种最地道最正宗的腌缸肉味道做出来,让我们会宁在外游子,随时随地都能吃到家乡的味道。
会宁刘寨佳源食品加工坊负责人 王晓娟:
创业刚开始也是困难重重,没有资金也没有客户,我就先从流动酒席开始做起,慢慢的积累了一定的客源后,我就创办了现在的这个厂子。随着厂子规模越来越大,周边家庭比较困难妇女姐妹们也加入进来,一起创业,大家一起致富。
刘家寨子镇二塬村村民 李金萍:
我在这里也干的时间长了,主要负责洗肉、切肉。这里上班有一个好处就是时间自由,可以接送上娃,还可以给娃娃做一顿饭。老公在外面打工,婆婆在家里种地,家里负担也挺大的,我在这里挣一点点能够补贴家用。
刘家寨子镇斜沟村村民 王慧兰:
两个娃娃在外面打工,老公也瘫痪着,这个厂子里效益也好,我在这里已经干了三年了,工资照常发着。在厂子里一天挣一点,我离家近一点,能照顾上老公,挣一点钱够用,一天花着,也够我们俩生活。
如今,这一目标早已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在外游子尝到了“家乡味道”,唤起他们的“家乡记忆”。但王晓娟深知,品质才是最大的底牌,所以,从开始到现在,她始终坚持初心,对肉质和腌制时间严格把控,保证每一口吃到嘴里的腌缸肉都是最新鲜的。在创业这条路上,她不断地为梦想增添新元素,让会宁腌缸肉逐渐成为一种会宁人独特的情怀。
会宁刘寨佳源食品加工坊负责人 王晓娟:
我们的腌缸肉现在已经开始做了几年了,现在越来越多在外游子都来购买我们的腌缸肉,而且很多都是回头客,大家对我们的味道也都是很满意的,我也在这条创业的路上更加有信心了。我会继续带领厂子里面的姐妹们,继续把会宁腌缸肉做大做强,让会宁腌缸肉远销全国各地。